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追忆乒乓外交年代中美关系:曾彼此孤立数十年

时间:2014-01-13 11:3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1971年4月15日,中国运动员杨瑞华(左)和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在上海比赛前握手。(资料图片)  1971年4月15日,中国运动员杨瑞华(左)和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在上海比赛前握手。(资料图片)

  据参考消息1月13日报道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月9日报道】题:专访《乒乓外交》一书作者尼古拉斯·格里芬(记者贾斯廷·麦克唐奈)

  今天,我们往往会把美中关系视为理所当然。令人难以回想起的是,40多年前,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还没有直接接触。但一群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将会以某种方式对两国关系的破冰起到帮助作用。为本杂志工作的贾斯廷·麦克唐奈日前围绕乒乓外交在美中关系破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体育外交在当今世界能够发挥的作用采访了《乒乓外交:那场改变了世界的比赛背后的秘史》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格里芬。

  “没人猜想到会产生轰动效应”

  问:考虑到中美民众之间曾彼此怀疑和孤立长达数十年时间,促成1971年发生的事件会有多么大的难度?美国乒乓球队结束中国之行回国后是否遭到了强烈反对?

  答:当时确实有很大的不信任感需要克服。这也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决定最初不通过国务院与北京进行接触的原因。一开始起作用的全是通过巴基斯坦人的外交邮袋来回传递周恩来总理手写的秘密纸条。唯一的问题是这一渠道没有奏效。双方仍存在很大误解,以致尼克松和基辛格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认为自己做出的一个明显的公开姿态—在一次阅兵中把一名美国记者安排在毛泽东的身边。基辛格和尼克松随后不得不在收到乒乓球比赛的邀请前忍受了3个月的寂静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乒乓外交的出现给白宫带来巨大的安慰,但它也让基辛格感到担忧。他已经建立起精心设计的秘密外交渠道,然后一群乒乓球运动员却突然出现在了北京。有许多事情本来可能会出现问题。而那些突然意识到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中国有任何的了解。他们仅有48个小时为此行做准备。他们曾在名古屋第一次见过那些中国人。他们都为此行的结果感到担心,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猜想到自己的访问会产生多么大的轰动效应。直到他们一周后离开中国时才有机会看到世界各大报纸。他们大感震惊,但得知此行在世界各国成为头条新闻也让他们如释重负。

  问:1971年发生的事件是如何对美国和中国于1979年正式建交起到特有的帮助作用的?

  答:乒乓球比赛或许是最不可能被采用的沟通方式,但它却至关重要。它缓和了紧张局势,争取到两国各自的民众,而且为尼克松、毛泽东和周恩来从中操作创造了大量喘息的空间。人们很容易会忘记这一切发生的是如此迅速。而不到一个月时间,大部分美国人就对中国加入联合国表示支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此种情况。

  “中国做了精心谨慎的准备”

  问:美国对古巴做出过类似姿态,但双方的交流未能使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解冻。为何美中之间的交往尤其成功?

  答:人们还不明白中国为实现乒乓外交做了多么精心谨慎的准备。将近20年里,他们一直把乒乓球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加以运用。被选送到日本的运动员深受信任,而负责与美国人接触的那个人是一位政治人物。负责管理这支队伍的官员曾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军事分析人士。针对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接触工作是直接由该国领导层实施的。周恩来本人几乎安排了此行的所有事宜,甚至亲自挑选了驾驶飞机把运动员送到日本并从日本接回国的飞行员。与美国的整个接触过程都被安排得让人看上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实际上有关那一时刻的所有事情都不是自发进行的。

  问:有人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小球推动大球”。乒乓球是如何被毛泽东用作政治工具的?

相关阅读
  • 数十年“不分敌我” 美中情局被爆窃取120国情报
  • 美国改变了一项持续数十年的政策 遭多方反对
  • 伊朗总统称需结束遭孤立状态 计划就核协议公投
  • 普京称过去未来任何人都无法恐吓或孤立俄罗斯
  • 普京:不会有人能够恐吓、遏制、孤立俄罗斯
  • 普京称俄不容许遭孤立 将关系恶化归咎于西方
  • 朝鲜高官罕见访欧 或谋打破孤立
  • 奥巴马力挺伊拉克新总理 外媒称马利基遭孤立

  • 上一篇:外媒:安倍下月访俄与普京谈岛争
    下一篇:澳大利亚林火致一死 数十房屋被毁百人救火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