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 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大安镇以素质提升、氛围营造、典型示范、阵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实施联动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四德工程牵动。召开专题动员会,制订实施方案,与各村、各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成员单位靠上抓,各村、各单位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采取召开专题会、举办座谈会、现场观摩等形式,宣传“四德工程”建设的意义和目的;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展板、播放广播,以及在公共场所、主要路口、活动广场等显要位置增设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爱、诚、孝、仁。成立督查组,按照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形式,及时深入各村、各单位开展督查指导,对责任状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将“四德工程”建设情况纳入百分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调度、严格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村级绩效工资相挂钩,调动村级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原则,高标准打造镇中心社区、柳庙村、二郎庙村、安庙村、东垛村、西垛村等典型示范村,积极开展孝德之星评选,全面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目前,该镇53个村营造了浓厚的“四德工程”建设氛围,共设立“善行义举孝德榜”38处,评选孝德之星近2000人。
道德讲堂带动。研究制定《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道德讲堂建设组织机构,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都成立相应组织结构,构建了镇、管区(企业)、村(班组)三位一体的“道德讲堂”建设格局。充分利用召开动员会、制作宣传牌匾、印发宣传材料、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道德讲堂”建设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任务目标,形成浓厚社会舆论氛围。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重点推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庄五类“道德讲堂”建设,目前该镇建立高规格机关道德讲堂1处,村级道德讲堂32处,新型农村社区道德讲堂1处,学校道德讲堂4处,构建了覆盖全镇上下、各个领域的“道德讲堂”网络。充分发挥各级道德模范、兖州好人、优秀志愿者的先进模范作用,组建20余人的专兼职宣讲队伍,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四德”工程建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宣讲团在全镇范围内已宣讲300余次。
文明创评拉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扎实开展省、济宁兖州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复查和上报工作,在充分征求计生、信访、公安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按时完成镇机关、周村、西葛村、史家庄村等4家省、兖州市级文明村镇,以及兖州市公安局大安派出所1家济宁兖州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工作。结合2013年各村、各单位文明建设开展情况,筛选申报东垛村、柳庙村、红庙村等3家济宁兖州市级文明村,兖州市工商局大安工商所、兖州市公安局谷村工商所等2家济宁兖州市级文明单位,实现了省、济宁兖州市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组织各村开展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扎实开展农户联创,通过身边先进、优秀事迹的典型示范,大力弘扬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相邻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
阵地建设推动。加大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确保文化大院村村建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大健身器材的维修和发放工作,配套充实镇文体活动中心、镇中心社区、安邱府社区、七里铺社区健身器材,建设器材普及率达到100%。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村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各村选聘专职图书管理员,聘请兖州市文化馆相关专家集中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结合镇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标准配备镇中心社区农家书屋,健全图书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等制度。在配齐配强镇文化站专职人员的基础上,把各村的文化带头人、文艺能人、文体爱好者充实到农村文化队伍中,积极发掘乡土文化人才资源。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农村集兖州市,以及农闲时间,利用乡村大舞台,大力开展节庆民俗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组建村级腰鼓队、花扇队、秧歌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