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积极应对挑战,努力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局。
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威胁,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要加强统筹。我国安全机构和职能长期分散在政府和军队的各个部门,建立灵敏高效的统一指挥协调机制是当务之急,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意义重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
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强三个统筹:一是统筹研究。国家安全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进行综合研究,把相关的问题一个一个地预测好、研究透。诸如海洋权益、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不仅要关注海洋,还要从军事、外交、法律、经济等全方位通盘考虑;核化泄漏不仅要关注核化设施,还要关注救灾队伍建设、居民疏散、科技手段、污染清除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国内外舆情应对等诸多方面。至于金融、经济等方面出现问题,那将涉及整个社会。只有研究透了,措施才能跟上,以免仓促上阵、穷于应对。对事关重大的改革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进行统一的安全评估和核准。
二是统筹规划。要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列出具体规划,区分主次和轻重缓急,形成任务方案,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制定完成的标准和时限,规定应急反应工作流程,逐项落到实处。
三是统筹协调。要针对各种安全问题,明确在处置哪个部门为主,哪些部门为辅,哪些部门参与,以及应对过程中的工作方式、配合办法、责任区分、矛盾调节、随机处置权限等,建立配合默契的工作机制。
第二,要加强力量建设。一是加强国家安全研究力量建设。现在对国家安全重大问题的预测应对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法律法规研究等,都很薄弱,重视程度也不够。
因此,一定要大力加强研究力量建设,既要加强专门研究机构建设,更要发挥社会智囊力量的作用,支持社会有识之士和智囊组织的发展,逐步成长起中国特色的兰德公司,为国家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是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力量建设。在加强军队和强力部门建设的同时,要依托社会相关行业,成系统、成建制地建设安全工作队伍。现在,我国的金融、海上运输、大型工程建筑、核生化企业、军工集团、矿山采掘、医疗卫生、交通通信,包括电磁、计算机网络等行业,都已比较发达,装备和技术力量比较充足,有大量能够执行相关领域安全防护任务的专业人员,可根据国家安全需要,从中选拔骨干,搞好编组,加强训练,平时成为生产和建设的生力军,促进经济建设;急时可以成建制、成系统地调动使用;战时可以成为参战力量和支援力量,这是少花钱、多办事,加强安全防护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强国家安全信息获取力量建设。除加强情报和安全部门建设外,凡涉及国家安全工作的部门,都要有自己的信息队伍,严密关注安全动态,真正做到提前预警,及时报告,预先防范。同时,要大力加强群众信息骨干队伍建设,他们生活在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第一线,了解情况最及时,对危机的感知最直接。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机制,使他们成为国家安全的前沿哨兵。
第三,要加强策略运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正确的策略、谋略和智慧。一是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把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人民、和平力量分别开来,把西方敌对势力与对华友好的力量区分开来,采取各种措施,团结友好力量,集中打击最顽固的冷战思维和挑衅肇事者。
二是要善抓重点。要区分主次,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生死攸关的安全问题,紧紧抓住,毫不放松,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安全问题的解决。
三是既要赶超,又要不对称较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大科技创新、国防建设和各方面赶超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不对称较量策略和办法的研究,发展战术运用、技术装备制敌方面的杀手锏。我们有不少独特的技术、材料和人才,有一剑封喉的高招。只要重视起来,加快建设进程,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