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商处人士1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此前被扣留在印尼东部港口的中国货船正陆续离港。
近日,部分中国货船滞留在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港口,无法离港。根据2009年印尼《煤炭与矿物法》规定,为推动印尼矿产品加工中下游产业发展,2014年1月12日后,在印尼采矿的企业具有就地加工冶炼义务,印尼政府将于1月12日零时开始停止所有原矿出口。因此,部分中国企业争取在禁令正式实施前运回已向印尼矿主采购的原矿,并计划于1月11日离港。
但部分船舶装货完毕后,在已缴纳关税和按正常程序办理离港手续后,印尼当地海事部门拒绝签发离港证,导致部分船舶滞留。
使馆经商处人士说,印尼当局拒绝签发离港证,主要是由于部分印尼矿主存在采矿手续不全、出口配额过期、森林租借证缺失、港口证照不全等原因。目前,滞留的中方船舶约10艘,大部分集中在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的北科拉卡和北科纳韦等港,滞留时间3到5天不等。但也仍有少数中方船舶在港口装货。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经商处得知此事后,迅速与滞留船舶所属企业等取得联系,要求企业继续与当地矿主和有关部门沟通,按照印尼当局要求提供、办理相关离港手续。同时,中国大使馆与印尼外交部、贸易部、交通部、能矿部、东南苏拉威西省等部门进行紧急交涉,敦促印尼方依法公正处理问题,协助中方船舶尽快离港,确保中方人员和财产安全。据最新消息,自9日开始,已有4艘船舶办理手续后获准离港,其他船舶正在办理离港手续。
专家说法
原矿限令倒逼国内矿企转型
苏拉威西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部,是印尼第四大岛,也是印尼主要的镍矿储藏地之一。其中的镍矿可加工为镍生铁,是制造不锈钢的重要材料。该岛矿产资源丰富,因而当地常年可见包括中国航运企业在内的散货船载着镍原矿往返运输。不过近日,一些货船在当地出关时遭遇了问题。印尼政策变化如何搅动中国企业资源进口之路?未来又面临着怎样的行业调整?
印尼中国商会矿业分会会长廖品松表示,一旦禁止原矿出口,很多中国企业将面临”无米下锅“的状况。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目前企业就形成一个争相抢货的局面。如果印尼要真正停止原矿出口的话,对于中国的矿业企业就是一个正面的冲击。很多企业可能要转移到有原料的地方去建工厂。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矿出口国,也是全球铁矿石、铝土矿等金属矿产和动力煤的重要出口国,但这些产品多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口到其他国家再加工。舆论观察,印尼政府新规意在进一步加强掌控矿石开采回报的决心。在当地从事矿业检验认证工作的廖品松表示,从这一政策,已经明显感到了对当地中国资源企业带来的丝丝寒意。
在印尼政府提高利润门槛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分析,今年资源国家出口限令频出,积极来看,也为我国海外资源领域的产业转型提供机遇。
宋泓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对这种铁矿石等产品也征收出口税,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一些配额限制的方法,俄罗斯也有类似的,它对石油的出口也征收一些税费。从最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在国际上也有不少的国家采取类似的措施,这对我们的矿石或者这种受限的原材料的进口会造成一些影响。至少在短期来讲,我们应该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就是说在印尼,当地的这种矿产开采地进行深加工,进行跟进的投资,继续供应国内的进一步需求,包括后续的产品;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我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里面去选择这种替代的供应来源。
据央广报道
http://news.sohu.com/20140111/n393330522.shtmlnews.sohu.comfalse北京晨报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01/11/content_266653.htmreport1703据新华社电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商处人士1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此前被扣留在印尼东部港口的中国货船正陆续离港。近日,部分中国货船滞留在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港口,无 (责任编辑:UN64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