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槐荫4000余失地农民捧上“铁饭碗”

时间:2014-01-11 11:3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槐荫4000余失地农民照捧“铁饭碗”

  济南日报讯(记者 解照辉 通讯员 李宁)在西部新城建设中,槐荫区有大量农民支持城市建设失去土地变成新市民。一边是保持着农村生活习惯的淳朴,一边是变成新市民后欠缺技术难寻生活后继来源的迷茫。从去年开始启动的全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一体化工程,让党委、政府从“授之以鱼”改为“授之以渔”,使失地农民学到了一技之长,又找到了饭碗和保障。目前,全区共举办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班次120期,培训失地农民3800人,创业培训班次16期,培训创业人员414人,一年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8场,进场单位800家次,共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接待各类求职人员2.5万多人,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

  槐荫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除帮助群众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切实把就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从去年开始,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区下派办、街道办事处等,组织人员120多人次,通过调查问卷、公开信等形式,以村(居)为单位,采取进村入户、上门调查、发放调查表等各种措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及家庭状况、经济情况、人员构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技能情况、性别比例、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岗位需求等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登记未就业人员13309人,实现了建档入库,动态管理,为就业工作开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根据失地农民就业愿望和岗位需求,槐荫区成立了工作推进领导机构,多个部门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工作开展。在槐荫,全区就业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均可自愿参加,培训费用由区政府参照有关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区人社局筹措资金60多万元,在失地农民较为集中的安置区建立了就业培训基地和4个社区培训教室,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和教学设备,为失地农民家门口培训创造了条件。对年龄较小的,主要开展车工、电工、数控机床、电子电器维修、焊工、汽车维修等较高技术的培训;对中青年,

  特别是失业女性,主要开展厨师面点、育婴、营业员等以家政服务为主的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意向的群众,以国际劳工组织SYB创业培训为主,对其提供专家专项指导、优惠政策咨询、协助办理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等后续服务。努力推行以岗定训,积极协调定点培训机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等,实行先找岗位后培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35岁的陈永强在山东润华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受益者。培训是手段,就业是目的。区人社局、区就业办采取动员单位报岗位、组织力量寻岗位、沟通协调争岗位和政府出资买岗位等形式,走访各类用人单位605家,收集用工岗位8525个。对征集到的就业岗位,通过区职业介绍中心大屏幕、区人社系统网站平台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站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还可根据培训班次举办情况,邀请用工单位直接进课堂,与学员面对面交流,及时达成就业意向。为使失地农民与企业广泛对接,采取招聘会、供需见面会、一对一帮扶等形式促进就业。同时,区就业办还设立失地农民求职热线,建立失地农民求职信息库,并统一纳入市人社局99三版网络管理,涉及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提供贷款等也及时提供全程服务。

延伸阅读:日照北京路街道失地农民10天8260人参加养老保险日照:21万失地农民今起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青岛失地农民办养老险:政府出大头计入个人缴费济南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农民变市民不是梦 让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化发展红利武汉横店为失地农民子弟斥资9千万建学校(组图)
    

相关阅读
  • 农业保险为啥推广难?青岛农民想买的险种还没推出
  • 菏泽警方帮助70多名农民工讨薪 追回23万余元工资
  • 莱州市首家农民学校挂牌开课 由村民发起创办
  • 二胎全面放开捧红胎儿性别试纸 专家提醒并不靠谱
  • 菏泽铁棍山药滞销:农民租地扩种 面积疯涨250倍
  • 潍坊成立首个农民创业孵化器 百余农户获千万贴息贷款
  • 淄博:农民工不慎坠地颈椎摔骨折 后期治疗费无着落
  • 青岛一满载农民工三轮车撞上越野 10人受伤1人伤势严重

    • 上一篇:烟台开修鞋店不必办营业执照 创业门槛低优惠多
      下一篇:济南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倡议 :少放鞭炮多栽树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