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煤炭形势分析会日前在济宁市圣都国际会议中心闭幕。本次会议以"聚焦改革、蕴势起航"为主题,针对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走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重点研讨。
回顾2013年,国内煤炭行业彻底告别"黄金十年",煤炭价格回落,煤企利润缩减。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元年,煤炭行业在改革的大潮之中该何去何从煤炭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步伐是否进一步加大煤炭市场在结构性过剩的现状下会有怎样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开发处处长赵建国、山东省煤炭运销协会会长杨德玉、煤炭市场营销专家李朝林、煤炭市场分析专家马俊华一一做出分析与预测。
赵建国处长作"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与发展走势 "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短期内较难改变,自2012年初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快速由供需基本平衡向供应宽松、结构性过剩转变,煤炭经济呈现低位平稳发展态势。未来发展应关注煤炭行业中存在的产能过剩、主要耗煤行业增速放缓、行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李朝林作"我国动力煤市场形势及2014年市场预测 "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对近几年国内动力煤市场进行了回顾,重点解读了我国主要行业的动力煤消费情况。其中,在谈到2013年国内动力煤市场形势时说,动力煤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市场需求疲软,库存积压严重,平均价格大幅度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四季度动力煤市场形势有所好转,价格有所攀升。然后,对于2014年国内动力煤市场走势,李朝林认为煤炭价格有可能继续下滑,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将可能进一步小幅度下滑,生产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最后,李朝林对煤炭企业关于经营策略方面提了几点建议。
马俊华以中国煤焦钢市场分析为主题展开讨论,他从我国煤炭、焦化、钢铁三条相关产业链进行了介绍,重点对2013年国内煤焦钢产业链上生产及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马俊华认为,焦炭产量持续升高,产能达到6亿吨以上,仍有尚未释放产能;焦炭出口虽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全球经济不可能快速大规模复苏的情况下,焦炭出口有限;钢铁产量虽然节节攀高,但产品种类趋于多元化,是下游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或无奈之举。2013年,受累于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煤-焦-钢"产业链呈现"产量高位运行、下游需求不振、价格低位震荡"运行特征。
会议上午最后一场演讲是来自山东省煤炭运销协会会长杨德玉对山东地区煤炭市场变化展开分析及对2014年走势预测,他首先将2013年山东地区煤炭市场走势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归纳总结为不规则的"Z"型走势。根据四个阶段煤炭市场运行特点,杨会长依次分析导致相对应市场格局出现的原因。关于2014年山东地区市场情况预测方面,杨会长认为,山东地区煤炭市场将总体处于需求低增长、价格低水平的周期性调整阶段。山东省内运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国家政策对传统需求市场的压缩、西煤外煤对传统市场的挤压、国内寡头垄断煤企对价格的操控。山东省内煤企发展面临的最重大风险是,业内市场竞争将逐步由价格竞争向市场份额竞争升级,进而向生存竞争演变。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围绕"煤炭行业市场化发展"来展开,其中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与山东煤炭交易中心刘淑尚分别作了"煤炭期货在企业经营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山东煤炭交易中心交易模式介绍 "的演讲。
另外,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默就济宁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与环境作出了介绍。
最后,由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以"把握发展趋势,谋划发展方略"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牛院长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别对" 充分认识产能过剩形势的严重性"、"正确研判产能过剩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应对打造企业管理的升级版"这三个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牛院长认为,应对产能过剩,企业管理理念和方略必须要求新转变,煤炭企业应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煤企进一步确立精益管理的推行理念、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企业精益化管理,精益求精,精打细算,着力实现在每一个层级、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中,都要充分合理性的实现少投入、少消耗,多产出、多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