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解析之三
记者张树锋
建设现代美丽宜居家乡,一直是兖州人多少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2008年,兖州才进一步明确建设现代美丽宜居兖州的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突破县城模式和框架对整个兖州城区的桎梏,东拓西进南展北延的城兖州市发展思路,拉开了兖州建设现代化城兖州市的序幕。2009年,兖州党委、政府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总投资100多亿元、涵盖公建项目、基础设施、园林水系等七大体系的城兖州市基础设施“百项工程”,兖州城区到处都是繁忙的建设工地。
经过几年来,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兖州现代化宜居城兖州市初见端倪。兴隆大桥、九州大桥横跨在泗河之上,也打开了兖州通往东部的“大门”;新人民医院、新体育中心等31项公建项目全 面竣工;新城区展现现代都兖州市风貌;老城区内,棚户区被一片片高大宽敞的楼房所代替;300多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绿地、广场、公园遍及城区,兖州人离建设宜居美丽家乡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2013年底,兖州设区,成为济宁区域性中心城兖州市的重要板块。兖州将站在都兖州市区的高度,更大空间展开发展布局,更高水平提升质量,更高水平提升质量内涵,建设现代宜居美丽兖州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优势。
今年,兖州将继续延续东拓西进南展北延的城兖州市发展思路。西部在城兖州市发展上与济宁中心城兖州市加速对接融合,首先在城兖州市各项专业规划上对接,尽快形成“同城效应”。西城区完善路网等基础设施,积极向西扩张,与济宁中心城兖州市对接融合。东部和南部,跨泗河展开城兖州市布局,打造东南生态新区。老城区还是坚持提升内涵和承载能力,突出老城特色,加快改造步伐。在老城区,启动南护城河等片区改造,继续推进棚户区和老旧社区改造,提升水电暖等公共设施,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实施好南护城河路、中御桥路、文化东路等老城区主要道路的贯通工程,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城区主要道路路网。同时,还要做好城兖州市管理功能提升,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将有效解决交通混乱、拥挤等诸多问题,保障群众出行畅通安全。
在推进城兖州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镇村建设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兖州各镇也都实施了农村社区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陆续启用,这对于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镇村建设绝不是单纯地建设农村社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将天然气、热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镇驻地、农村社区延伸,最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
今年,兖州将实施镇驻地基础设施、生活居住、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向镇驻地、农村社区延伸的步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当人们在享受着现代化城兖州市生活和高速发展带来的实惠之时,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生态环境。目前,生态环境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最重要的障碍。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兖州三年行动计划。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实施“蓝天工程”,逐步加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区,推行清洁能源;“实施碧水工程”,完善治用保防控体系,建设污水管理,抓好工业废水、城乡生活用水处理;实施“增绿工程”,加大植树造林规模,提升城乡森林、绿地覆盖率;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循环经济。
建设宜居美丽兖州,是每个兖州人的共同梦想。全区上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脚踏实地抓好落实,梦想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