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媒体”骗局 摇来“高富帅”被骗十万元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
伪高富帅被抓后的口供(视频截图)
齐鲁网济南1月24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栏目报道,现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十分普及,一些骗子瞅准空子,借助新媒体设下骗局。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给您揭露一下这些骗局的内幕。
摇来“高富帅”被骗十万元
拿着手机"摇一摇",就有机会结识一个陌生人,这是目前流行的时尚交友方式,然而,这"摇一摇"背后很可能"摇"出一个骗局。不久前在上海审判的一起诈骗案就是从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开始的。
被害人名叫小丽,在上海市金山区经营一家小服装店。2013年初,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的功能认识了一名自称李龙的男子。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黄皓翔:“见面之后呢,两个人就觉得产生了好感,聊天之后。然后之后李龙就约了这个小丽到了他的住处。住宿完了之后两个人就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
见到李龙风度翩翩,出手大方,小丽以为自己摇到了一位"高富帅",于是两人恋情迅速升温。但此后没多久,这位"派头十足"的"男友"就提出向小丽借钱。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黄皓翔:“因为李龙他经营了一家棋牌室,然后就向小丽提出了借人民币十万元用于在棋牌室内放高利贷。然后她就把自己就是多年经营这个服装店盈利的10万元人民币分两次借给李龙。”
李龙向小丽保证她的投资会有丰厚的利润,还开具了写有身份证号码的借条,并表示两个月后将连本带利还给小丽13万元。然而没过多久,李龙就没了踪影。懊恼、愤怒的小丽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龙之后,他承认这些只是他虚构出来骗小丽的“幌子”,而骗得的钱财也已被他挥霍一空。最后,当地法院判决,李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微信售假泛滥成灾
除了"摇"出诈骗男友,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和LBS等功能,还能"摇"出售假商家。售假者往往借助这些功能,向用户发布售假语音、文字及图片等信息,有些甚至在微信里展示各类假冒产品,向用户推送假冒名牌产品。
比如,在微信公共账户上搜索关键词"复刻",就能找到某某奢侈品复刻等大量账号,有的账号不但售假,还公然招募分销者。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一位分销者,他带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家商场店铺。乍一看,这里所售箱包外表仿制国际名牌,但却没贴国外品牌商标,售假者坦言,他们准备了阴阳两套货,摆出来的都是不违法的,要买假名牌,则要去仓库拿。
在记者的要求下,售假者从仓库拿来了复刻普拉达、香奈尔等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皮包,一款在国内售价3万多元的皮包,在他们这里,根据仿制的逼真程度,价格在400至数千元不等。
售假者坦言,这些皮包都是仿制的,在代工厂生产,网上很多从事"海外代购"的商家也都是同样的货源。
店铺老板:“代购会写专柜验货什么的,这都是假的,我告诉你,你们买过真的就知道了,专柜你随便拿个东西他会给你验吗?”
小心退票骗局
除了上面两种骗局,下面这种情况也需要大家特别注意。因为方便,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网络或手机客户端订飞机票或火车票,提醒您,这种订票方式也容易让骗子见缝插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