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山路禁停模式将全市推广
历山路非机动车道已安装了花坛式隔离桩 记者王晓峰摄
2014年是《济南市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最后一年,在前两年对机动车道的整治疏导之后,大力发展慢行交通,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路权成了济南三年治堵行动的收官战。针对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去年山东商报曾连续大篇幅进行了报道。而交警方面也对慢行交通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记者昨日从济南交警方面获悉,济南三分之一慢行交通被侵占或蚕食。为此,今年省城将通过整治辅道停车等顽疾,让慢行交通逐步恢复便捷和通畅。 记者朱彩玲
》辅道不仅违法停车还支起了水果摊
阳光新路是西部的一条主干道,但在阳光新路附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商贩停下车卖起水果来,辅道不仅成了停车场,更成了水果摊。
昨天10点30分左右,记者跟随执法民警、城管来到阳光新路,这时候辅道上的商贩们忙碌起来,赶紧急着收摊子。“知道在这摆摊停车是违法的吗?拿出你们的行驶证和驾驶证,这一次你们做一下登记不处罚,再发现一次就得进行罚款了”,经十路中队中队长郭风雷告诉记者,商贩有时候看到我们过来,水果盒子都没来得及盖好,就开车离开了,等过五分钟的工夫,他们又会开车回来继续在这里摆摊。
“针对这种违法行为,第一次会进行劝阻,在登记本上记下行驶证和驾驶证,并让他们签字确认,第二次发现他们有过登记记录,就要处罚100元。”郭风雷表示。
》1/3慢行交通被侵占乱停车占50%
“慢行交通”系统指的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据相关部门评估,在济南市有三分之一的慢行交通被侵占和蚕食,到底是谁动了慢行交通的奶酪?据统计,采用慢行交通的交通参与者主要包括学生、蓝领、普通市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老人等,占全部交通参与者的80%以上,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慢行交通被侵占和蚕食侵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少数人动了大多数人的奶酪。
据相关部门评估,在济南市有三分之一的慢行交通被侵占和蚕食,其中主要包括违章建筑占用10%、摊贩占用30%、乱停乱放车辆占用50%、其他非交通占道10%.
为了解决慢行交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2010年7月9日,济南市、杭州市、昆明市、重庆市、常熟市和昆山市通过住建部审查,确定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和建设示范工程两种方式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合作备忘录,由此,济南成为全国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第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城市,也是江北第一个。
》济南将推广“历山路模式”建立属于济南市的“交通语言”
2012年3月下旬,历山路南段出现11组高约30厘米的反光隔离桩,这组隔离桩设置在非机动车道的入口,作用是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保障骑车人的路权。这是济南市治堵禁停工作的开始,此后,经十路等路段开始陆续用这种方式来治理辅道停车。下一步,济南将推广“历山路模式”,建立属于济南市的“交通语言”.
据了解,禁停工作的推进,确实会损害部分驾驶人的利益,给部分驾驶人带来停车不便。然而牺牲了这小部分人的利益,目的是为了让频频被机动车乱停困扰的自行车畅通无阻,以此吸引更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从而达到治堵的目的,事实上这种方式是切实有效的,虽然遇到过一些非议,但最终无关大局。下一步,济南将划出重点路段,分阶段,分步骤全面展开。在先期试行的历山路样板路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内U字形道路格局禁停的基础上,再在全市划定一些有影响的重点路段,打造出以保障慢行交通路权,建立济南交通语言为标志的“车不越线、人不斜穿、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停车规范”文明交通样板路,展示济南市交通治堵的亮点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