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2月27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残疾人作为我们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今天的《代表委员在基层》专栏,让我们走进两位多年奔走在残疾人权益保护路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孙建博、袁敬华,见证他们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路。
奔走残疾人事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春伊始,记者跟随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一起来到了淄博市博山区政务大厅。虽然自己的身体行动不便,但是平常一有空,孙建博就会到这里看看,实地了解一下当地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在专门为帮助残疾人就业设置的服务台,孙建博遇到了一位前来咨询的残疾人朋友。一边聊着天,孙建博一边翻看着残疾人求职信息登记表和企业招工登记表。每次来这里,孙建博都会主动和来求职的残疾人朋友好好聊聊,一面帮着他们了解政策,一面想办法帮他们介绍工作。
多年来,孙建博利用自己的各种关系,帮助了一大批残疾人就业,从事瓷器雕刻工作的王乃强就是其中一位。孙健博介绍:“他是外地的,在这里就业以后,在这里成的家,现在又有孩子了。你看,咱用一个残缺的手,造出了一个最美丽的瓶子。”
在淄博隆嘉工贸公司,像王乃强一样通过孙建博介绍来的残疾人就有十几位。孙建博每次来这里除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还会征询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作为博山原山林场的负责人,孙建博将一个多年亏损的国有林场建设的有声有色,同时,一直坚持为残疾人权益保护事业不停奔波。今年2月1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让他非常欣慰和高兴。
良好的教育是就业的基础,已经从事特教事业二十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袁敬华对此深有感触。今年21岁的许本胜就是从袁敬华的特教学校走出来的,现在自己独立经营着一间理发店。全国人大代表、夏津县特教学校校长袁敬华说:“基本上孩子毕业以后,再学个一技之长,大部分都能自食其力了现在。能为社会服务了。”
在袁敬华的努力下,她的特教学校已经让600多名没有语言能力的聋哑儿童张口说话,基本能和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袁敬华将继续为促进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