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医保政策统一放开,让老百姓有权利选择自己所信任的医院。”座谈会上,陈叶翠讲道,“有医保的城镇居民,去省立或市立医院看病、住院都不愿被接受,就因为医保办没有给医院去结账,不管病好不好,住院花钱到1万元时必须出院。”
从机械操作理论讲师岗位退下来的刘广林,着重强调了“教育公平”问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造成择校热,课外培训班乱象缺乏监管,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他建议将教育渗透到社区,就近上学,学校和社区挂钩,社会不容忽视。
70多岁社区居民林青提到了“幼儿园上学贵,历下区实现幼儿园减免保教费值得推广。”
从山东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刘红霞就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谈到,“社会极其需要社工,但人才流失严重,需要得到真正重视。”
代表委员深受启发:将群众呼声带到全国两会
针对陈叶翠提出的两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科主任孙伟认为,医保缺口主要在财政欠账,补上财政欠账是解决缺口的有效途径,决不能出现城镇职工买单、政府财政耍赖的情况。
孙伟表示,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这个过程是逐步推进的,需要一个阶段和一段时间。
谈到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蓝翔职业培训学院院长荣兰祥提到,我国将4%的财政收入投到了教育领域,成为世界教育投入经费最大的国家,但人均水平较低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人大代表,我们一定会继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关于社工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和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共同表示,“我们会尽快将这个问题进行整理,把呼声传达到全国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王树理接受齐鲁网记者专访时则表示,“跟社区的群众接触,听到了大家的心里话,给我很大启发,我会更好地把我们山东人民群众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去,参政议政就是要反映民声和百姓呼声。”
全面深化改革:公平正义成百姓内心期盼
今年75岁的社区居民明世宝是部队转业军人,他自我评价说,“我青年时期贡献给部队,中年时期贡献给企业,老年时期贡献给了社区。”
作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老人,却有着“三不愁”。明世宝解释说,“不愁吃、不愁住,不愁看病难,因为我有门规。”
尽管明世宝表示他每个月可以领取4000多块钱退休金,“心里感觉很满足!”但他仍然希望,在关乎群众幸福的小事上,应该把公平正义写在改革的大旗上,让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从而使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中,社区居民你一言我一语,代表委员你一问我一答,家事国事天下事,大情小情百姓情,医疗、教育、养老、反腐、环保、就业、文化……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每件事,都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俨然,在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公平”已成为老百姓强烈渴望获得的内心期盼,代表委员进社区,与群众平等对话,正是对“公平”最直接的诠释。
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上,山东百姓将与代表委员们一起,用一言一行表达着迎接盛会共谋福祉的梦想期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