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以传统方式迎接“春龙节”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
各地喜迎二月二
齐鲁网济南3月3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报道,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山东各地,人们以各种传统方式纪念这个特殊日子,表达着对生活事业的美好愿望。
在惠民,拥有550多年历史的火把李民俗庙会热闹开场,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这里赶庙会、赏民俗、拴娃娃。
北京游客王蕙:“我们今年准备结婚,听说这个娃娃寓意比较好, 就想过来讨个宝宝,有个好彩头。”
在邹城,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峄山庙会拉开帷幕,人们重现了当年邾国国君率领文武大臣登山祈福、填仓祭拜的盛典。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在滨州北海,渔民们赶赴龙王庙参加祭海活动,感谢大海的馈赠。在曲阜临沂等地,农民们按照传统习俗在自家的小院围起仓来,寓意粮食满仓。
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西朱家庄村村民武传英:“今天是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咱中国传统的节日,炒料豆、打粮囤,盼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饮食方面,山东很多地方二月二有吃炒豆、吃棋子块的习俗。在烟台莱州,市民王素华一大早炒起了糕豆。她将鸡蛋、糕面、糖和(huo)均匀,然后擀面皮,切成块,晾晒。待到糕豆表面干透,就可以下锅。
莱州市永安路街道河滨社区市民王素华:“糕豆也好,玉米也好,在这个锅里吵得噼里啪啦,就像金豆开花,爆龙眼,把龙眼爆的越亮越好,五谷丰登,大丰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