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3月4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孝老敬亲是百善之首。今天的“你眼中的美德是什么?”咱们去听一个超越血缘的亲情故事。
济南市民吴琳:“美德?就是对人要热情吧,对人好一点儿吧。”
济南市民李炳齐:“美德太多了,第一是孝敬老人。”
记者:“你们身边有没有做的比较好的人?”
济南市民刘殿峰:“我们这居委会,在东花墙子街住的一个,她叫房泽秋啊。”
泉城路街道贡院墙根社区居委会主任郭永赞:“我们真是很感动她做的事迹。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这样的好事儿。”
大家交口称赞的房泽秋,是济南丝绸厂一名下岗职工。这几天,96岁的李玉柱老人有点儿感冒发烧,房泽秋天天请社区医生上门来给老人打针。
济南市民房泽秋:“照顾他吧,就感觉好像跟家里的一个亲人一样。”
李玉柱并不是房泽秋的亲爷爷,只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一名老邻居,一生未婚。35年前,老人突发半身不遂,当时19岁的房泽秋就和同事于海一起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结婚时,于海的一个提议,让李玉柱从此有了自己的家。
济南市民房泽秋:“这一句话就是俺对象的一句话,就是咱结了婚以后,带着他一块儿过。”
一句承诺,35年的坚守。2012年,房泽秋的丈夫于海去世,儿子于霄宁接过了父亲的班,把母亲和老爷爷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
记者:“是不是从你一出生爷爷就在家里啊?”
房泽秋的儿子于霄宁:“对,到初中的时候有人说,就说他姓李、我姓于、我妈姓房,没有什么姓上的联系,然后我问了问,才知道这个事儿。”
现在,给老人洗澡、理发、处理大小便等日常护理的事儿都是于霄宁夫妇和妈妈一起来做。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李玉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闲。
记者:“爷爷,问问您,您觉得小宁他们好吗?”
李玉柱:“好。”
济南市民房泽秋:“就是俺对象说的那话来,就是一种传承吧,就当给孩子做个榜样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华:“在中国社会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这种邻里间的守望对社会保障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弥补,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举手之劳,做这样一个好邻居,就会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充满温馨。”
延伸阅读:日照滨海社区评“五好家庭”模范 弘扬家庭美德【身边的美德】德州“油条哥”拒绝复炸油 将“诚信”进行到底最美夫妇:捡来孤寡老人当娘待 一双碗筷添出大爱美德传统美德进万家 道德模范为学生现身说法德州将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弘扬家庭美德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