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得知,兖矿集团的多元化不仅仅有上述五大板块产业,还曾在北宿开办养猪厂、高岭土厂,在济宁开鸵鸟厂,投资至少1亿元以上,而如今却多半倒闭关门了。
从侧面佐证兖矿集团内生动力不足、盈利板块很少的是,企业产值规模与盈利规模比例非常之低。数据显示,2013年,兖矿集团产煤8340万吨,同比增长9.49%,营业收入105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预计盈利3亿元。
动刀非盈利业务
去年7月,兖矿集团董事长王信和总经理李位民双双辞任,这在业内被看做因企业经营不善所致,而新上任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为张新文和李希勇,从那开始张李二人便开启了兖矿集团的改革。
3月4日,兖矿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各子公司都在执行公司总部要求的部分企业关停或剥离的命令。去年底兖矿集团忍痛将曾被内部誉为煤化工人才“黄埔军校”的鲁南化工所持有的25%的股权在交易所挂出转让,试图彻底退出这家持续亏损的企业。还有电解铝厂也遭到向外“承包”,以甩掉“包袱”。
与此同时,在总部要求下,公司下属企业还在进行着部分职工内退、分流以及下岗的行动。所谓“人员分流”就是位于山东的公司职工将有一部分被调往陕西榆林未来的能源公司,此次将被“分流”到陕西榆林的员工预计达到近800人。
显然,兖矿集团领导试图将原来凌乱无章的多元化产业战线收缩,深化以海外煤炭和国内煤制油为主的业务来拯救困难重重的企业,然而,遗憾的是,未来能源公司的煤制油项目却至今还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而且未来前景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