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区图书馆,巨幅孔子画像,近百名读者正饶有兴趣地听取国学讲座,观摩“弟子规”吟诵、“成人礼”、传统乐器演奏欣赏以及书法、茶艺、射箭等演示活动。这是今年启动建设的“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的现场,它逐渐成为全区传统文化观摩体验基地、儒学研究学习教育基地。
为切实做好“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区委宣传部与文广新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建设“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的实施意见》。区文广新局为“尼山书院”及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区图书馆“尼山书院”内设国学讲堂、经典国学阅览室、道德展室和传统文化体验室,新购置实木古典书橱7组,购置国学经典图书5000余册,讲堂座席120个。国学文化体验室分隔成射箭体验区、茶艺体验区、围棋体验区、书法体验区、古琴体验区等不同区域,供市民读者欣赏体验;道德展示区共有展牌二十块,内容涵盖尼山书院建设情况、儒家文化、宋明理学等国学流派、兖州本地文化名士及四书经典段落释义等,以脉络清晰的阐释和言简意赅的表述呈现,给人以国学熏陶和道德教化。
“文化一堂课”掀起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利用新高潮。充分利用9月文化宣讲日,由区委组织部、区下派办和文广新局组织,各村召募了本村具有文化专长的人员、道德模范人物、勤劳致富带头人、在职或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等800余名担任宣讲人员,以“乡村儒学讲堂”为阵地,为村民讲解传统美德故事、本村历史文化,以及本镇村孝敬父母、教育子女、邻里和睦、爱岗敬业等“四德榜”模范人物事迹,身边人讲身边事,以文化宣讲的形式,提高村民对本村历史文化的了解,弘扬传统美德,倡导乡村文明。宣讲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全区已建成300余处村级儒学讲堂,其中示范型讲堂20处,2处被命名为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