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院亮“账单”,看次病花264.34元——我市2013年医药费用情况公布次均门诊费用增幅降6.41个百分点
昨日,市卫生局通报了去年医药费用情况显示,我市医药费用控制取得明显效果,医药总费用及次均费用增幅明显减缓。同时,还公布了门诊量、住院量、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等项目的排名表。记者 田璐 孙笑天
门诊量
青大附院是接诊大户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门急诊人次18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门诊工作量前三位的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即墨市人民医院,分别为:345.59万人次、175.62万人次、109.23万人次。门诊工作量后三位的为:交通医院、四方机车厂职工医院、商业医院,分别为:2.83万人次、4.85万人次、4.88万人次。
门诊工作量增幅前三位的为:交通医院、市北区人民医院、商业医院,增幅分别为:41.5%、31.89%、27.46%;门诊工作量增幅后三位的为: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松山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增幅分别为: -5.2%、-5.07%、2.08%。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出院人数84.1万人,同比增长7.7%;平均住院天数10.61天,同比减少0.34天。
门诊费用
区医院加入“高费用行列”
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次均门诊费用前三位的为:401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432.66元、374.75元、345.5元。次均门诊费用后三位的为:市北区人民医院、莱西市市立医院、李沧区中心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113.42元、113.86元、139.26元。次均门诊费用增幅前三位的为:交通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城阳区人民医院,增幅分别为:31.41%、25.94%、5.7%。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中次均住院费用前三位的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401医院、青岛市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8042.1元、16409.7元、15463.51元,次均住院费用后三位的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市北区人民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303.81元、4994.52元、5153元。次均住院费用增幅前三位的为:松山医院、交通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增幅分别为:41.19%、28.47%、16.9%。
药品比重
三家“小医院”药品比重高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药品比重排前三位的为:四方机车厂职工医院、商业医院、松山医院,比重分别为:69.14%、68.65%、63.74%。药品比重排后三位的为:莱西市市立医院、交通医院、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比重分别为:37.28%、38.97%、41.16%。
人均工作量
一名医生平均一年看483人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人均门诊工作量为483.61人次。排前三位的为:城阳区人民医院、市北区人民医院、青岛大学医院附属医院,分别为:1498人次、1411人次、730人次。人均门诊工作量排后三位的为:市南区人民医院、401医院、商业医院,分别为:175人次、203人次、233人次。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人均住院工作量为236.46床日。排前三位的为:城阳区人民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人均住院床日数分别为:502.4床日、423.63床日、409.05床日。人均住院工作量排后三位的为: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人均住院床日数分别为:99.29床日、147.47床日、155.28床日。
人均收入最高的也是工作量最大的是城阳区人民医院。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中人均医疗收入为35.43万元。排前三位的为:城阳区人民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人均医疗收入分别为:72.15万元、65.94万元、45.6万元。人均医疗收入排后三位的为:交通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李沧区中心医院,人均医疗收入分别为:12.58万元、13.1万元、13.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