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料片)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本月起,兖矿集团总部机关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将原有的48个部门减少为28个,精简压缩机构20个,“瘦身”近四成。
2013年以来,结束“10年黄金期”的煤炭行业急转直下。去年7月,兖矿新班子上任,提出以“瘦身行动”减负、以“止血”减亏,经济运行质量逐月向好,下半年完成经营利润12.64亿,全年合并报表实现赢利。今年以来,经济运营质量健康发展,职工情绪稳定。3月起,兖矿深化改革的步伐继续加大,“手术刀”伸向体制机制和总部机关这个“核”。
此次兖矿大部制的改革,借鉴了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不是简单地削减机构数量,而是对职能相同、相近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机整合。按照业务流程相近的原则,对机关各部门采取合署、合并、拆分、划出、撤销等方式,组建大部室,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方案还分离了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搭建共享平台,成立服务中心,构建“小机关、大服务”格局。
兖矿集团董事长张新文说,兖矿总部通过改革构建“15+7+7”的总部组织架构,是在历经10多次调整、修改,在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即董事会、党委、经营管理层有15个部室,直属机构7个,服务机构7个。总部组织架构优化核心,围绕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职能进行机构重组。
兖矿集团总经理李希勇表示,实施集团总部机关机构、人事、薪酬“三项改革”,涉及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和优化薪酬设计;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执行力和落实力;机构减少40%,机关人员减少40%,处级干部减少40%。
在此次改革中,兖矿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需求,合理进行定岗、定编、定责,相似岗位合并,不相似岗位分设。确定职能部室、直属机构、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各部室副处级岗位、各部室科级及以下岗位竞聘。由干部职工根据个人意愿,自主报名,竞争择岗,同时赋予各部门选人用人自主权,集团根据用人单位和职工的个人意愿进行合理调配。
通过双向选择,落聘人员安排分流到专业公司、直属机构、服务机构等空缺岗位;不服从安置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待岗培训。集团机构改革后,机关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任期暂定3年。
相关链接
不是简单合并,而是资源优化
机构调整到位、职能划分到位、定岗定编到位、人员安排到位,“四到位”的大部制改革已触及兖矿的“核心层”。
“该加强的加强,该削弱的削弱,成为此次推进改革的一个总体原则。”李希勇说,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意义,并不是部门合并之后,管辖范围广了,手上的权力更大了,而是通过整合重组机构,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更有利于统筹发展。
“原来两三个部门共同办理或分工负责的事项,现在只由一个部门负责,这不仅减少了部门和科室间的沟通协调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还有利于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提高行政效率,也方便基层单位办事,让他们少跑腿、少费时。”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
随着改革深入,兖矿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措施也相继运行。针对机制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结合整体改革的系统和配套性,拟相继出台《集团体制机制优化方案》、《集团总部组织人事改革与实施方案》、《集团薪酬改革与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