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云家庭
齐鲁网4月8日讯 在宁阳县东疏镇郑庄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顾家门,就是照顾人。”说起顾家,那真是无人不晓,顾家有个“大名气”的媳妇,叫吴秀云。从瘫痪的爷爷,到体弱多病的叔公,到脑出血半身不遂的公公,又到脑血栓导致偏瘫的丈夫,再到已经成为报社编辑的儿子,再到失去母亲的外甥女,从1984年嫁到顾家,她忙活了近30年,照顾了四代人。就是这样一个要强能干的普通农村妇女,用她柔弱的身躯撑起了这个多难的家庭。
嫁进一个四个男人的特殊家庭
1984年,吴秀云22岁,怀着对爱情的憧憬走进了宁阳县东疏中学教师顾向峰的家。哪曾想,这是一个只有四个男人,没有一个女人的家庭。顾向峰的母亲在他4岁时去世,他一直和父亲、爷爷还有叔叔相依为命。吴秀云成为家里唯一的女人,要照顾家里老少4个男人,为不让叔公受委屈,她一个人两头跑,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勇敢的承担起4个男人的衣食起居。渐渐的,这个家变得窗明几净了,爷几个的衣服变得整洁,爷爷精神变好,叔公的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而顾向峰,因为有了贤淑能干的爱妻,工作也是一步一个新台阶。
1985年,顾家新添人丁,儿子顾继卿出生了,大胖小子的到来让全家人合不拢嘴。一家人相亲相爱,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村里人都说:“秀云是这个家的福星”。
正当全家沉浸在温馨幸福中时,灾难相继来临。1989年,爷爷因脑中风瘫痪在床,吴秀云二话没说,卷起袖子,天天伺候在床前,“瘫痪的人大小便失禁,拉了尿了就得洗。”吴秀云这一照顾就是四年,直到1993年爷爷去世。在此期间,吴秀云还照料着身体不好的叔公,直到2005年11月叔公突发脑出血去世。
1991年,大姑姐发生意外去世,年仅4岁的小外甥女没了妈,整天像个小泥猴。吴秀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抱上外甥女回了家。而当时,爷爷正瘫痪在床……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吴秀云不停的变换着孙媳妇、儿媳妇、媳妇和母亲的角色,她用一颗博爱的心支撑着全家人的精神。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20年来,吴秀云给予她的爱多于自己的儿子。人们总是疑问为什么儿子姓顾,女儿却姓李,吴秀云总是笑笑说:“我是孩子的舅妈”。每当这时,外甥女李媛总是认真的更正:“不,是我亲妈。”村里人都说:“舅妈变亲妈,秀云真有福。”这个自小就生活在爱中的女孩儿,总是央求着舅妈去给改户口本,非要改成姓顾。
成为两代脑血栓病人的支柱
2000年,公公得了脑血栓,年龄大,病情严重,大夫说后半生只能在床上度过了。吴秀云不相信,她对丈夫说:“别担心,你安心上班,咱爹一定能好起来的。”有了照顾爷爷的经验,吴秀云天天给公公按摩,并巧借家里的椅子、方凳、三轮车等让公公锻炼,直到2012年年底公公安祥离世。
2005年,是吴秀云比较舒心的一年。儿子考上大学、女儿上高中,她感觉苦尽甘来了。谁曾想,正值壮年的丈夫在没有任何前兆情况下忽然摔倒,扶起来的时候半边身子失去知觉,口齿也不清晰了。又是一个脑血栓!吴秀云惊呆了:“这一家三代是怎么了?”看着深爱自己的丈夫,吴秀云心痛不已:“向峰啊,你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还要一起好好过日子呢。”她相信,丈夫不会就此倒下的,他一定能好起来。
随后的日子里,吴秀云天不亮就起来给儿子做饭,再到医院里守在丈夫床前。在儿子的印象中,妈妈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最后一个睡觉。儿子最终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西北大学,毕业后又顺利成为《泰山晚报》的一名编辑,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