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家村村民孔令友,今年快70岁了,他的母亲今年93岁。母亲跟着大哥住。孔令友对母亲非常孝顺,平时不但及时给母亲送赡养费、送粮食,还隔一两天就到大哥那边坐坐,陪母亲聊聊天。
前些天,村里上一个水利项目,孔令友被派去看工地一个多月没能回去看看母亲。这么多天没去看老人,他感觉像犯了大错一样。工程完工后,他买上母亲爱吃的食品,急忙赶到大哥家。一进门,扑通一声跪下,一个头磕在地上:“娘,我好长时间没来看您了,给您磕个头吧。”发白如雪、泪眼婆娑、坐在堂上的老人欲言不能,脸上却是笑着的———为有一个如此敬亲孝老的儿子。
一张榜单带动起一片好风气。“建榜”作为四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四德榜遍布全市大小村居,四德工程落实到基层每一个角落。在农村社区,一对一签订孝德责任状,以孝德建设为切入点,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制定切实可行的赡养标准,公正公开晒出孝心、爱心、诚心。在企业、学校、机关,签订个人四德工作责任状,将百姓中的好人好事张榜宣传公告。目前,全市共建善行义举榜5370个,四德榜村居覆盖率达到目前的95.69%,上榜人数达百万之众。遍及城乡的善行义举四德榜,成为济宁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道德模范立标杆
在道德建设的路上,我市更注重的是,如何让道德典型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而让正能量薪火相传,这也是所有“济宁好人”的心愿。2013年,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全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20余万人次参与了网络投票。张波等5人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4 人入选山东十大凡人善举,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争取资金9万元,对部分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进行了帮扶。开展“济宁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连续三届评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及提名奖60名,评出“济宁好人”80名、“济宁好人—每季之星”12名,68人被评为“山东好人”、3人被评为“山东好人—每周之星”、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百姓身边,涌现出像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魁、“最美乡村医生”张波、全国孝老爱亲之星翟玉田、“中国好人”金凤霞等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人物,成为了广大市民敬仰学习的楷模。
为营造全社会学榜样、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拿出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开设专题专栏,把宣传四德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持续宣传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报道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让各级道德模范政治上光荣、社会上光彩,全市学先进、讲道德、做好人氛围愈加浓厚。
传承创新显特色
曲阜融合儒家文化建设“彬彬有礼”道德之城,“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道德建设品牌日益深入人心,邹城中华母亲节、鱼台和嘉祥孝贤文化节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品牌。制定下发《济宁市“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启动了“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道德讲堂”已达2450余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创新。组织创作生产、集中推出了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文艺作品。42集电视连续剧《海上孟府》,已在辽宁都市频道播出,并已与东方卫视签定播出合同;由济宁高新区动漫公司创作的30集动画故事片《孟母教子》和20集《论语名句》都已获得全国播放许可证,正准备公映播放。以上两部原创动漫作品均被国家汉办列为全球孔子学院、孔子学校指定辅助教材,已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属五洲传播出版社全球公开发行。居民自发或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百家饺子宴”、棋牌比赛、“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主题活动达100多项,建成社区邻里援助站157个,社企共建、军民共建等创建活动蔚然成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