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赵厚峰)“妈妈,我要感谢您,您不仅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微山县傅村街道机关“道德讲堂”里,26岁的班凯正在平静地讲述着。这个患有侏儒症且双目失明的年轻人,钢琴水平已达十级。一路走来,班凯迈出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一个伟大母亲的心血。说者用心,听者动容,现场的听众无不为这舐犊情深的故事所感动,无不为身残志坚者的顽强精神所折服,不少听众的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涑涑而下。其所产生的道德冲击,远比影视和书本里虚构的故事震撼。这是我市弘扬善行义举、深入推广四德工程中的一个感人镜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美誉的济宁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德好礼、积善成德的优良传统。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又为我市进一步提升道德建设水平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此,我市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张扬人性美德的芬芳,赋予道德建设新内容,因地制宜,积极深化推进“爱、诚、孝、仁”四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道德之风在孔孟大地劲吹。
科学谋划定蓝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风气不正等不良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冲击了千百年来积淀的道德根基。2009年,我市启动四德工程建设,逐渐成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2013年,我市决定深化推进四德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公民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市里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任组长,市级领导和市县干部结合联系点工作和驻村联户加强督促指导,各级财政加大公民道德建设投入,全市形成了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格局。据统计,近两年全市各级四德工程宣传栏、公示栏等基础建设投入达2500多万元。去年12月底,我市确定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七大工程”建设,“道德提升工程”是其中重点之一。四德工程示范市争创工作上升为市委、市政府2014年重要创建目标,提出立足济宁实际,开展“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教育,加强“道德讲堂”建设,打造富有济宁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品牌。
善行义举遍城乡
能在村里的“四德榜”上光荣大半年,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周长梅很有面子。“孙媳妇进门6年了,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可孝顺了。”爷爷武贞田夸奖。“别人有事她抢着搭手,带头成立了爱心妈妈联谊会,接送留守儿童,给他们辅导功课。”村支书武怀祥介绍。而周长梅简单地说:“这不是应该做的事情吗?”
周长梅口中“应该做的事情”,以前被很多人所忽视。随着曲阜市大部分村子树起善行义举“四德榜”,做好人、办好事逐渐成了一种时尚。“年纪大了,还可以做点小事。”书院街道荀家村78岁的荀金忠老人不甘落后,主动到街上转悠捡垃圾。市里奖励他1000元奖金,他换成鸡蛋、扫帚等送给敬老院和学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