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联合国调查显示美国为全球性侵案件最多国家

时间:2014-04-11 12:3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醒报”4月10日报道,据联合国统计,美国是全球性侵案件最高的国家。该调查也显示,埃及女性遭受各种型式的性骚扰比例是99.3%,以致女性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其他国家如阿富汗、印度等长期被视为女权低落的国家,也因为检调机构执法不力、民风保守、甚至根本无法可管,导致女性的身心饱受煎熬。

  埃及性骚扰比例99.3%

  妇女在街上被心怀不轨的男子跟踪、追赶;男学生入侵女生宿舍,对女同学的身体作出不轨行为;类似的情况在埃及比比皆是。一名妇女受CNN访问时表示,“男性不会管你穿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有权利调侃、碰触你。”

  埃及内政部防止女性暴力项目的女性官员近日指出,国内性骚扰比例之所以高居不下,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受到性骚扰是一种耻辱,所以知情不报;但更多的是因为检调单位执法不力,导致许多加害者都无法受到法律制裁。为此内政部特别设立了处理女性暴力案件的机构,并立法求处加害者最高7年徒刑与6万元罚锾,并且派驻4名女警赴美受训。但这对于8千600万名埃及女性而言仍远远不足。

  阿富汗无法管

  在阿富汗,基本上根本没有一种罪叫做“强暴”,更遑论性骚扰。凡是对未婚女性进行性侵的罪名在伊斯兰律法中都被统称为“通奸罪”,必须要有4个见证人在场才能证明是非自愿性的通奸,否则加害的男性都会被无罪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受害女性往往被冠上“不守妇道”的罪名,而成为替罪羊。

  印度性侵多隐匿

  被视为“对女性最不友善国家”的印度,近年来传出多起残暴的奸杀案,包括骇人听闻的新德里女大生巴士案。根据统计,2011年光是性侵案件就有2.4万多人,2012年间的性骚扰与性侵案件约4.5万,但其中只有24%的案例被定罪。根据印度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印度每22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强暴。

  《华盛顿邮报》分析印度女性强暴、性骚扰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指出,印度整体警察数量太少,特别是女警太少,被称为“强暴之都”的新德里仅有7%的警察是女性,让很多受害者不敢报案。另外有很多男性警察会认为,女性受到性骚扰并非严重到需要报案,造成很多案件被隐匿不扬。甚至有很多检调单位、法院会将女性受暴的原因归咎于衣着暴露,定罪率极低,反而助长歪风。

  不仅如此,由于印度的公共设备不健全,很多地方的光线不明,没有监视器,甚至没有女性专用的厕所,造成治安死角。很多时候,印度民众为了避免冲突会刻意忽视女性受性骚扰、性侵害的情形,即使连女方家人都有可能为了保护家族名声而劝受害者不要报案,或者干脆嫁给施暴者。

  美国性侵比例最高

  根据联合国统计,性侵比例最高的竟是美国,光是2011年就有8.3万人被性侵,足足为印度同期的4倍。且美国司法部的统计更为惊人,每年平均约有30万名女性遭强暴,相当于每6.2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性侵。但比起印度每年不断增加的强暴案例,美国则是逐年下降,这除了显示印度的隐匿不报案件有所改善,也代表美国的受暴者遭受较完善待遇,并透过司法程序有效制裁犯罪。(实习编辑:黄洛俪 审核:谭利娅)

相关阅读
  •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175万 美国确诊、死亡病例均最多
  • 机构统计:美国成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国家
  • 外媒: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超2000国家
  • 纽约一州确诊 超过所有国家
  • 欧洲国家悄悄在变了!
  • 最新调查:半数低收入美国人存款最多撑三个月
  • 特朗普:“可能不得已”将英列为禁止赴美旅行国家
  • 世卫组织称任何国家都不能自暴自弃

    • 上一篇:美专家:美应积极参与解决韩中日历史问题纠纷
      下一篇:澳总理说马航失联飞机黑匣子在一公里范围内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