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失信名单显威力 老赖乖乖把钱还——市中院公布第三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07例 此前两批中已有116人到法院履行义务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去年10月、今年1月先后公布两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昨天公布第三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07例,市民可登录青岛早报官方网站 “青岛你早”(www.qingdaonizao.com)查看。记者从市中院了解到,他们除了将这些名单信息公布在各级法院官方网站、通过媒体曝光外,还会将名单通报给银行、房地产管理、车辆管理等20多个担有审核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府扶持、融资信贷等职能的部门、单位,通过与各部门联动,不定时查询被执行人的信用卡等消费行为记录,限制被执行人购买新车、乘飞机出行等高消费行为。
除了生活中遭遇不便,还有一些失信被执行人的公司也受到影响,因为信用危机,部分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处处碰壁、项目竞标中被取消资格,有的连与其他公司谈好的合作意向也不得不中断。法院曝光的失信名单显示威力后,目前已有116名失信被执行人到法院履行义务126案,另有50名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归还款项总额超过1100万元。
据统计,在市中院公布的前两批共1388名失信被执行人中,目前有15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其中判处有期徒刑4人,判处缓刑2人。另外还有11名失信被执行人得知将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交公安机关后,主动履行了义务。
法院目前共向213起案件的218名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对其中的120名限制乘坐飞机,有9名欲乘坐飞机被拦截 (其中拘留4名),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164名,罚款23名。迫于信用压力和执行威慑,已有116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126案,另有50名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49个,归还款项总额1100余万元。
记者采访执行法官了解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报到多个部门后,这些被执行人不仅无法选择飞机这样的出行方式,期间还无法以自己的名义购买房屋、购买新车,连坐火车都不能选择软卧,法官还不定时查询他们银行账号的消费记录,禁止他们一切高消费行为。
失信名单
典型案例
现象 1
信誉不佳 生意要黄
案例1
高某去年与山东某装饰工程公司、青岛某建设集团之间发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法院最终判决两家公司赔偿高某14.6万元。黄岛法院法官向两被执行人送达法律文书,并要求他们履行。但两被执行人一直未能主动履行,期间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展开摸查,但都没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法官到该建设集团的办公场所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而被执行人山东某装饰工程公司不在青岛,财产查控难度较大。鉴于两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黄岛法院最终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今年3月17日,该装饰工程公司参与投标青岛市一项幕墙工程,招标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告知因其诚信问题将被取消投标资格。该公司负责人这下急了眼,随即与黄岛法院执行法官联系,并主动还款。3月20日,该案所有案款全部支付到位。
案例2
陈某在青岛一公司工作期间与公司发生雇工人身伤害纠纷,崂山法院判决这家公司支付陈某3万余元。但该公司一直未履行义务。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后,经过财产调查,该公司名下没有任何财产。办案法官到该公司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申报财产令,但该公司负责人却以案件发生时公司已经租给第三人使用,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为由,拒绝履行义务。在送达过程中,办案法官发现该公司的仓库中堆积了其生产的大量电子元件,这足以证明该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的状态,且具备履行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