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由新加坡澳亚集团投资建设,新加坡澳亚集团是由印尼佳发、美国嘉吉两大顶级农业投资商联合创建的奶业投资公司,牧场总投资5亿元,占地1.3万亩,设计存栏1.46万头,是目前亚洲单体存栏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牧场。
作为河口区畜牧局副局长,张建强于2012年7月成为了公司的“党建指导员”,进驻企业的第二天,他立即组织企业及车间负责人召开会议,传达区委、区政府“一包三派”活动精神,还听取了企业情况介绍、安排布置了党建工作,为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了有效地开展驻企调研工作,我拟订了调研计划,明确了调研目的、任务和方式,安排了调研日程,深入企业及周边村开展调查研究。
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立足实际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成为了张建强的主要工作。两年来,张建强和畜牧局的工作人员,躬下身子、深入“牛群”,帮助企业协调土地承租还是争取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协助企业做好人事招聘,深受企业好评。
在张建强还给奶牛当“媒人”,延伸推进项目的洽谈工作,积极参与洽谈了澳亚新户牧场项目和乳制品加工项目,已签订了投资协议,澳亚新户牧场项目将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乳制品加工项目于今年开工建设,2015年上半年完成;对于牧场粪污处理问题,目前正在与中海油洽谈对接,积极争取配套沼气生产及LNG转化项目,有望今年落户。
澳亚牧场在仙河镇落户,带动实施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东方鲜奶加工项目。目前,总面积953平方米的加工厂房已建成投用,自动鲜奶加工成套仪器、运输车辆、化验仪器等设备调试成功,在河口区设立20个销售网点,目前8个鲜奶吧网点已正式运营,仙河镇自产的鲜奶、酸奶已经走上了百姓的餐桌。在免费品尝、试喝后,根据大众口味,鲜奶场又对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现在,一到傍晚时分,各销售网点人头攒动,生意火爆。
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的建设,真正实现了带项目、促增收、强产业的目的。据统计,该牧场可年产鲜奶10万吨,安置就业人员120人,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践行群众路线,“一包三派”见成效
按照河口区委书记聂建军的设想,开展“一包三派”活动,通过深入群众、扎根基层,要实现“作风在一线养成,形象在基层树立”的效果。
聂建军要求干部要“深怀感情扎根农村,到农村、企业基层一线去锻炼成长,去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既要真抓实干,又要当好表率,真正当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纠纷的调解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党建工作的引路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愿望,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
记者了解到,作为东营推进黄蓝国家战略,加快黄蓝经济区建设的桥头堡,在东营市河口区,这项活动正在按照当地“下得去、沉得住、做得实、干得好”的要求,取得积极成效。
为给帮扶村、派驻企业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河口区委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培养后备干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包三派”活动的不断实践,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党建资源,实现了机关、农村、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覆盖,构建了城乡一体的网络化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据介绍,“一包三派”活动的开展,得到实惠的不止是普通百姓。广大下派干部积极到农村基层去、主动到艰苦地方去经受磨炼,砥砺品质。他们带着项目进村,带着感情进农户,带着政策进经济组织,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帮他们理思路、找项目、传技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和谐,促进企业升级晋档。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