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曾在一次演说中提及纳粹德国,暗示日本应仿效纳粹在不知不觉中修改宪法,引起轩然大波。
中评社香港4月17日报道说,日本政党与日本社会有多大的差距?在日本国内,右翼政客以激进的外交政策挑动民意,企图在选举中捞到稻草,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日益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舆论的批评。
近日,日本《外交官》杂志刊登专栏作者罗伯特·杜加里克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日本政党与日本社会正渐行渐远,安倍内阁自上台后推行激进外交,不断地挑衅周边邻国。近来他试图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可称得上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文章编译如下:
最近,一位经常访问日本的欧洲智库人士问我,日本究竟是不是阻碍和平的因素。次日,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菲利普 斯蒂芬斯在该报撰文,提出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同时,也要约束安倍晋三的行为,因为目前,日本确实是阻碍和平的因素。
1945年后,日本放弃了使用武力的权利,导致鹰派内阁在面对主权争议时,其被动的状态连前英国首相张伯伦看了都会自叹弗如。日本的自卫力量受到高度约束,几十年带来从未大幅提升国防开支。而在日本国内,日本社会对外国资本也十分友善,连一些朝鲜的组织也能在日本自由的经营。
并且,日本也并非一个完全自治的国家,没有美国的首肯,它不可以单方展开军事行动,就连自卫反击也需要同美国进行协商。
那究竟是为什么,外界如此担忧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
首先,安倍内阁的做派很像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执政才不到一年,他们乐此不疲地挑衅周边国家: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筹划所谓的“竹岛日”,安排否认“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政客出任日本广播协会新会长、屡次叫嚣修改“河野谈话”,以及在一次演说中,副首相麻生太郎竟然以纳粹为例,暗示日本要在不知不觉中修改宪法。
其次,很多日本的政客不问世事,不去瞭解外界怎样看他们,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安倍晋三在视察日本731部队时,在一架战斗机上得意地竖起大拇指,这立刻让人联想到那段恐怖的历史—731部队在哈尔滨用中国人、韩国人、俄罗斯人,也包括一些欧美人做细菌实验,这支部队的领袖在战后获得美国人的豁免,未被绳之以法;而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刚出席完朴槿惠的就职典礼后,就风尘扑扑地赶回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第三,日本的外事人员虽然擅长和外国人沟通,然而却没有达到美国对他们的预期,即“在交外国朋友的同时,影响对方的观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内向的教育体制,而后期外事部门对雇员的补救培训也显得盲目。
第四,很多日本官员对外界的批评存在误解,把外界对自民党的批评看做是对日本整个国家的敌意。
在同一位日本外交官交谈时,我提到一位在东京驻站的西方记者,他既不主张极右翼的历史修正主义,也不赞同小泉推行的经济改革方案,读过他文章的人会发现,这位记者的立场中最核心的元素是对日本民间的关怀,他瞭解日本,对日本文化有着足够的热忱,然而,与我交谈的这位外交官却把这位记者视作敌人。我认为,像这位记者一样真正在记录日本的人,他们帮助日本在世界的年轻一代中树立起形象,却最终被日本的主流政坛嗤之以鼻,而那些被日本官方认可的“日本通”,最终只剩下为该国政党服务,推行政党外交的马前卒。
第五,日本曾推行文化外交和教育外交,即便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企业照例资助研究日本的课题,然而当前,这样的资助正逐渐减少。对日本当局而言,他们不想在境外培植起日本人的势力,也不打算让更多的人瞭解真实的日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