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查理周刊》恐怖袭击案仿佛点燃了恐怖分子袭击欧洲的导火索。连日来,欧洲多国接到恐怖袭击威胁和相关情报。
如今,欧美国家不得不面对恐怖分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国人的现实,“孟买式袭击”逐步蔓延至这些地区。面对组织更加分散、袭击手法更加专业、袭击目标更加平民化的恐怖主义行动,西方国家该如何应对?
“孟买式袭击”蔓延
1月7日,持枪恐怖分子闯入以出版讽刺漫画著称的《查理周刊》(又译《沙尔利周刊》)办公室,射杀10名工作人员和两名警察。
袭击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奥朗德强调:“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且手段极其残忍粗暴”,该事件是近50年来发生在法国本土的最为残暴的一起恐怖袭击,也揭开了欧洲大陆频繁遭遇大小恐怖袭击、动荡不安的一周。
虽然《查理周刊》恐怖袭击和巴黎犹太人超市袭击随着3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告一段落,但法国仍然保持高级别反恐警戒,近万名警察和特种部队士兵仍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欧洲多国也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15日至16日,法国、德国、比利时三国警方展开全面反恐行动,先后拘捕了二十余名嫌疑人,并在比利时、德国境内发现涉嫌预谋恐怖袭击的大量武器、通讯装备。
2008年,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发生恐怖袭击,恐怖分子手持冲锋枪、手榴弹等武器攻击民众,并与军警对峙,袭击持续三天,共造成160多人死亡。如今,“孟买式袭击”的噩梦已蔓延至欧美国家。
自去年以来,西方多个国家遭遇恐怖袭击。2014年5月,比利时发生犹太博物馆血案,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2014年10月,加拿大多名军人遭到袭击,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2014年12月,澳大利亚悉尼发生咖啡馆劫持人质事件,造成包括劫持者在内的3人死亡,多人受伤。
欧洲联盟多名官员1月13日警告,可能多达5000名欧洲国家的公民已经加入极端组织,威胁欧洲安全。严峻安全形势之下,欧盟可能无力阻止所有恐怖袭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