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成 临沂沂蒙晚报记者
朱彦夫,一个出生在沂蒙革命老区的汉子,他没有健全人的四肢,但是有着常人没有的坚韧和意志。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朱彦夫在不停的挑战中创造了他的极限人生。
14岁投身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本来可以在军休所接受特护待遇的朱彦夫,却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朱彦夫在这一生中,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他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用生命去拼搏;和平年代,他为了家乡人民的走上致富的道路,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退休后,他用嘴和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这是朱彦夫经常说的一句话。就为了这句话,朱彦夫无论在哪里都向战士一样,时刻冲锋陷阵。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在朝鲜战场上,全连打得只剩下他一个人,手榴弹让他失去四肢和左眼;回国之后,他昏迷了整整93天,做了47次手术;在回到沂源山区的老家后,他把自己锁在一间小屋内苦练自理能力;在装上假肢后,不知道摔倒多少次,才像常人一样站立起来,并能料理自己的生活;1957年,当选村支部书记的他,靠一双重达15斤的假肢,碰碰磕磕爬遍了全村大大小小的山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整山造田,修路架电,办图书馆和夜校,让一个穷村变成富裕村,并在周围70多个村庄中创造了五个"第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朱彦夫在用无比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支撑着自己去奋斗,用他残缺的身体不停的去为人民谋幸福。
在如今和谐安定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还愿意像朱彦夫一样,知难而上,敢做时代的勇者?有多少人还愿意像朱彦夫一样,无私奉献,把一生奉献给人民?我们之所以学习朱彦夫,不仅仅是要学习他身残志坚,带领群众创造辉煌,我们更要学习朱彦夫身上那种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毅力,学习他的勇于担当,务实为民的高尚情怀。
朱彦夫,一个时代的楷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钢铁意志,他用自己宝贵的一生,实现了他时刻为人民服务的终极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