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时间:2014-04-30 12:4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中国环境报4月29日韩国大邱讯

  应韩国环境部长尹成奎邀请,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作为周生贤部长的特别代表率团出席了4月28日~29日在韩国大邱举行的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

  尹成奎和日本环境省大臣石原伸晃率团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本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区域及全球环境问题交流了意见。

  李干杰首先代表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代表团向不久前韩国失事客轮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李干杰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国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其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又发出了“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号召。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其内容有很多突破与创新,意义重大而深远。

  李干杰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2013年9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将采取的措施。他指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首次从国家层面颁布的针对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计划,突出显示了中国对大气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治理的切实行动。为切实落实该计划,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近期开展了5项重点工作:一是分解目标任务;二是确定重点区域;三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四是严格考核问责;五是继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李干杰指出,中国日益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我们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汲取和借鉴包括韩国和日本在内的国际上好的经验和做法。他表示, 中国对与韩国和日本开展三国或双边环保合作持开放、积极的态度。今年3月20日,首次中日韩三国空气污染政策对话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明确了下一步的合作重点。李干杰还对韩国、日本与中国地方层面的合作表示欢迎,并建议加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韩、日两国部长对中方所开展的工作表示赞赏,并表示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李干杰倡议,三国加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电子废弃物越境转移、以科技创新促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倡议得到了韩国和日本部长的积极回应。

  会议还听取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批准了未来5年新的优先合作领域,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电子废弃物越境转移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农村环境保护等9项内容;通过并签署了《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联合公报》。会后,三国部长出席了记者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期间,三国部长还为2014年度 “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奖”获奖者颁奖,中国获奖者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孟凡。

  4月28日,李干杰与韩国环境部部长尹成奎举行了双边会谈,双方就加强中韩环保合作、更新两国环保部门的间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旨在落实三国首脑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三国轮流举行。会议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的高层环境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自建立以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效果。

  来源:中国环境报

相关阅读
  • 印度环境部长自信满满:治理空气污染会比北京快
  • 日本人患“英语恐惧症” 岛国环境成障碍
  • 日本人质家属召开记者会:请政府拯救儿子性命
  • 安倍新内阁召开首次会议 重振经济为首要任务
  • 日本召开特别国会 新议员首次出席
  • 澳方就人质事件召开发布会:警察前往事发区域
  • 澳男婴被母遗弃下水道 高温环境中度过5天获救
  • “抱摔普京”T恤在G20峰会召开地周边热卖

    • 上一篇:法14岁少年盗拖拉机寻女友 宪兵队出动将其拦截
      下一篇:柬埔寨男子被指巫术杀人 遭600村民用石头砸死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