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大门牙景区附近的四户农家乐里发现,中午吃饭的餐桌加起来得有300桌左右,临近中午几乎都能坐满,记者数了数,差不多10桌里面就有8桌点了炖鸡。(齐鲁网记者 满倩 摄)
对于济南南部山区来说,“松菇鸡”、“火头炖鸡”、“劈柴炖鸡”……已经成为当地200多家农家乐菜单榜上有名的“特色菜”,而且让这些开了10几年农家乐的当地村民个个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土豪”。(齐鲁网记者 满倩 摄)
“金水源饭庄”的老板娘张加玲开农家乐已经11年了,以前曾是大小门牙景区农家乐中的“大户”。她告诉记者,门牙片区的“农家乐”都要面临拆迁升级改造。(齐鲁网记者 满倩 摄)
记者采访期间注意到,有几位带孩子出来游玩的家长因为找不到厕所,只好让孩子临时找个偏僻的角落解决大小便。“脏乱差”是许多游客对南部山区的评价。(齐鲁网记者 满倩 摄)
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了仲宫镇门牙片区改造升级指挥部。由于放假,记者并未与指挥部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图为片区升级改造的“告示”。(齐鲁网记者 满倩 摄)
齐鲁网济南5月3日讯(记者 满倩 实习记者 孟宝乐)“平时一天至少要炖110多只鸡,多的时候还能卖到150只,10桌客人就有8桌点松菇鸡的。”对于济南南部山区来说,“松菇鸡”、“火头炖鸡”、“劈柴炖鸡”……已经成为当地200多家农家乐菜单榜上有名的“特色菜”,而且让这些开了10几年农家乐的当地村民个个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土豪”。
特色菜没特色:农家乐老板娘炖了十年鸡
5月3日,“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上午刚过11点,在仲宫镇大、小门牙景区附近,就有游客陆续跨过河道,爬到山脚下的“金水源饭庄”来吃饭。
差不多一周会来一次的张先生,干建筑行业,家住济南市中区,他是这户农家乐的“常客”。七八年前经常开车来,后来景区人越来越多,车也越来越堵,近几年他就干脆乘坐公交车来这了。
饭桌上,张先生并没有点炖鸡,而是摆了两盘清口的蒜拌黄瓜,红烧茄子。
“你怎么没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