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武旭 通讯员 陈正)3月3日,深夜,48岁的村民刘某按照平时的习惯出来散步,他觉得白天车多、尘土飞扬,晚上正好清静。可不料,23时40分,刘某走上104国道曲阜外环段,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危险已经悄然临近……
线索缺乏,案情陷入僵局
大货车轧倒刘某后,稍一停车便加速离开,肇事逃逸。104国道上,只留下被碾压的刘某,被拖行出长长的血迹。
曲阜市交警大队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民警发现,刘某已经当场死亡。而仔细勘察后,现场没有发现任何事故遗留物。民警随即调集现场监控,发现由于事发地距监控路口较远,只能模糊看到事发地的车辆尾灯,根本无法看到详细的情况。
无遗留物、无目击证人、无摄像监控,线索全部中断,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细致排查,发现肇事车辆踪迹
民警再次仔细分析监控录像,很快,一辆拖挂新车的大货车进入了民警的视线。从监控上看,这辆拖挂货车在晚上11点40分左右闯过红灯开向事发地点,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可以模糊看到货车尾灯短暂亮起,随后尾灯熄灭,货车离开。而之后经过该路段的车也都减速慢行,打起黄闪、绕行通过。“这辆货车尾灯亮起来,说明有一个刹车减速的过程,而之后的车辆也都减速,打起黄闪灯绕行通过,很可能是发现出了事故,在加上这一反常情况正好在案发时间内,我们断定,这辆拖挂货车有重大嫌疑。”办案民警这样表示。
民警随即排查沿路的视频监控,终于在一个卡口的监控上发现了这辆悬挂“吉A94476”临时号牌的拖挂货车。进过查询,这辆货车是由吉林某商贸公司发往徐州的新车,民警马上动身赶赴吉林。
奔赴吉林,肇事司机否认肇事
在吉林某商贸公司,民警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这家商贸公司规模较大,一天的新车派送量有数百辆之多,并且司机大都是临时雇佣,公司也并不清楚当天的驾驶员是谁。民警找到当天的发车单据逐一对比,最终锁定驾驶员黄某。面对警方的询问,黄某却并不配合。他解释说,自己当晚是发现前面有人躺在路上,才刹的车,而自己随后就绕行离开了。“我们从上午一直问到下午四点多,反复做黄某的心理工作,但黄某一直否认自己肇事。”朱本福向记者表示。
难道黄某不是肇事者?民警再次调取录像,根据货车的尾灯运动轨迹,民警发现黄某在刹车后并没有绕行,而是直线离开,黄某显然是在说谎。
赶赴徐州,终获肇事证据
4月2号,警方赶赴徐州。“赶到之后我们才知道,送来的6辆车已经卖出了4辆,而且为了方便出售,销售公司对每辆车都进行了冲洗。”民警告诉记者。看着眼前光洁一新的货车,民警们心里都打起鼓:肇事车辆会不会已经被卖出?肇事痕迹是不是已经被冲洗掉?带着疑问,民警仔细检查了货车,没有发现撞击痕迹,而经过冲洗,货车可能有的灰尘等剐蹭痕迹也不复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本福在货车的备胎底部发现了一些红黄色痕迹。“由于已经案发多日,血迹褪色,再加上是在轮毂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锈迹。”朱本福起初也并不确定轮毂上的痕迹就是血迹,他更加仔细的查看着轮胎。很快,在轮胎的缝隙里一块暗红色的痕迹证实了他的猜测,经过DNA对比,货车上的血迹与死者刘某一致。4月15日,警方将肇事车辆带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