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总理说“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是真诚的,也是公开的”,您怎么解读“公开”的含义?
刘鸿武:最近几年,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它本身是中非双边的合作。那么这次李总理之所以到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去发表这样一个演讲,它实际上是对和非盟双边合作这样一个基础上的回应。因为中国始终认为,我们的对非的战略合作实际上不是一个排他性的工程,我们始终认为非洲的发展是全球体系当中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非洲的发展需要全球更加多边的合作。那么我们在非洲并不寻求排他性的中国的独特利益,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特别是不针对西方国家。因此中国与非洲的所有合作,都可以在公开的一种结构下面寻求与其他的,比如说西方国家、欧美国家和其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我想李总理的这个讲话也是打消外部世界对中非合作的一些疑虑。使得中非合作能够在更加全面、多边的框架下,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进。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保证中高水平的增长速度,对非洲,对世界来说是好消息”?
刘鸿武:首先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第二大体量,而且又是全球经济增长规模最大的一个国家。应该说中国经济的自身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对非洲这种刚刚起步的低端国家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来自中国对非洲的贸易的需求,还是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以及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对非洲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国经济本身不能够实现相对比较稳定的、可持续的而且质量不断提升的增长,那么毫无疑问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是不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拖累非洲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现在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的发动机。也是未来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从另一点上来讲,中国承担着更加普遍的推动经济增长的责任,因为中国政府始终认为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增长方面,依然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实际上总理的这个讲话,也是暗示世界,就是说世界应该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来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这样对中国不利,对世界、对非洲更为不利。
记者:在李总理的讲话中,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还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点?
刘鸿武:这次李总理到非洲访问,我觉得确实是体现了去年习主席提到的我们对非洲的基本看法,以及“真、实、亲、诚”的这样一些核心理念。这次也提到了中国的非洲观,那么这个里面有很多理念实际上是确实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看法,比如说我们现在也提到了非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的非洲人已经逐渐将自己的命运抓在自己的手上。另外他也提到了现在非洲已经进入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的新的阶段。另外,李总理他也明确地提到,从几个方面谈到了中国对非洲的负责任的态度。比如他特别提到我们愿意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的发展的技术,绝不做任何的保留,这种承诺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很少见到的。另外他还提到未来中国还会继续加大对非洲的援助。他明确提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半会用于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同时他也提到我们对非的援助采取的是公开的、开放的态度。所以他提到我们愿意以多边和三边来推动对非合作,但是他有一个前提,他明确提到是在非洲国家同意、愿意和参与的原则上,来寻求多边的对非合作。此外他也提到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相当一个规模,我们每年的GDP达到了9万多亿。一个9万多亿的总量,每年保持7.5的增量,就会带来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增量。7000多亿美元就相当于今天非洲的三分之一了,非洲的54个国家它有两万亿,我们一年的增量就是非洲这个两万亿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这个增量是很大的。这么大的一个经济增量,毫无疑问就是支持非洲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力。当然他最后也提到,他说中国过去的发展就是依赖于改革,所以他说改革是经济增长永不衰竭的源泉,实际上也就是说,今天非洲的发展除了要外部的援助以外,非洲的内部的改革,对外的开放,依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次李总理的对非洲的访问,其实传递了非常多的信息,就是非洲既需要外部环境的提升和援助,同时中国也将致力于推动非洲内部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我想这方面其实中非合作的空间还更加广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