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潍坊首个家庭寄养基地解散近两年 孤残娃渴望有"妈"

时间:2014-05-11 21:31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首个寄养基地停用

  5月11日母亲节前,记者到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采访调研孤残儿童成长情况。院长朱建波介绍,2005年6月,福利院与安丘市大盛镇东田庄村签订寄养合同,东田庄多个家庭开始抚养残疾孩子,由此成为潍坊首个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基地。到2012年7月,该村先后有13个家庭寄养过50多个孤残孩子。

  “后来,一部分寄养儿童被收养了,其他的也慢慢到了上学的年龄。2012年7月,寄养在东田庄没有被收养的孩子回到位于高新区的福利院,并在附近的清平小学接受教育,东田庄村的寄养基地也就没再利用。”福利院社会科科长李秀玲说。

  现在,这些曾经寄养在东田庄的孩子已经回到福利院两年。逢年过节、寒暑假时,那边的“爸爸妈妈”会过来接他们“回家”小住几天。10岁的华宇运说:“俺妈叫吴献珍,想她的时候我就给她打个电话。俺妈说,等这阵子干完农活就带着哥哥来看我。”

  最好的归宿是回归家庭

  吴献珍告诉记者,华宇运的“爸爸”赵宝金去年去世了,今年过年时也没顾上接华宇运回去。

  “我小学二年级了,安丘老家离上学的学校远,不如这里车接车送方便。俺妈得干农活,还要照顾上初二的哥哥,忙不过来。”说到想不想回“老家”上学读书时,华宇运这样告诉记者。

  朱建波说,对福利院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归宿是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领养手续后让孩子回归家庭。这样孩子能得到比在福利院更多的关爱,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现在的领养法是允许已经有孩子但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再收养,但给孩子上户口时又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目前只有没有子女的家庭才能领养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孤残儿童回归家庭。

  “在没有家庭收养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再选择家庭寄养。”朱建波说,“寄养虽不同于领养,但也能让孩子在有‘爸妈’的完整家庭里成长,对孩子有很大益处。”

  难觅下一个寄养基地

  采用家庭寄养模式,孩子跟家长相处一段时间,培养了一定的感情后,又要重新面临离别。这对孩子来说是二次伤害,也是许多家庭不愿参与寄养的重要原因。

  吴献珍家曾寄养过6个孤残儿童。“其中4个后来被领养了,方健北和华宇运回了儿童福利院。这些孩子很小时就到了我家,一直喊我妈妈,现在,一个个都不在我身边了,想想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吴献珍说。

  据李秀玲介绍,目前潍坊市家庭寄养的孤残孩子有30个左右,这些家庭分散在潍坊各县市区。

  “分散寄养不利于给孩子做康复治疗,也不便于福利院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万一孩子有突发情况,我们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李秀玲说,福利院正在考虑在附近村庄找一个寄养基地,这样方便孩子的康复治疗、教育等,也便于福利院管理。

  “考察了周围几个村子,村民的条件都比较好,但没有合适的人照顾孩子。寄养基地可能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家庭而变成我们的一厢情愿。”朱建波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 济南治堵近两年 市区早晚高峰拥堵时长减少一刻钟
  • 海岛袖珍学校:三个学生俩老师 孩子渴望外面的世界
  • 济南西郊森林公园免费开放 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渴望

    • 上一篇:揭济南一山村生存现状:山上石头常砸进屋 水井被埋
      下一篇:山东德州交警温情执法 一月被“点赞”70万次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