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圣城济宁消息网讯 2010年6月12日,市第一国民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来到泗水县泉林镇石漏村的一个普通农家。这户农家的主人一会晤就上前紧紧握住科主任刘秀琴的手说:“你们这么忙还惦记我们,快屋里坐”。这户农家活泼可爱的小孙女王珂怡也咿咿呀呀的和这些奶奶阿姨们亲切起来。这亲人般的会见还得从三年前的夏天说起。
2008年7月8日,市第一国民医院来了一位叫马雪岩的泗水县农村待产孕妇,孕妇患有甲状腺功效亢进,并有中度子痫,分娩生下一个早产女婴,随即分辨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
可住院所需费用较大,不久便欠6000多元的治疗费,但是孩子还需要治疗。新生儿科主任和护士长找家属谈话,才得知家中生活早已十分艰苦,但是家属表现尽量筹款。第二天患者家属拿来了皱皱巴巴的一叠1元、5元、10元不等的两千元钱。孩子的爷爷讲道,他们家近几年来为儿媳治病借遍了远亲近邻,这一次为救母女俩的命,他硬着头皮到200多公里的嘉祥县远房亲戚家磕头才借来的。老人说着眼里噙满泪水。在场的医护人员被打动了,于是破例让老人写下了欠条,并告诉他以后筹到钱再来结账。想到马雪岩家庭的艰苦程度,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认为孩子的家人不可能再来医院,并开端研究据其家庭实际按照艰苦欠款处理。
过了3天,孩子的爸爸拿着四千多元来到医院还上了所有的欠款。本来这个朴素的农民怀揣欠条,回去便卖了家里所有的粮食牲畜,又借了一些,终于凑齐了欠款。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听了都很心酸,他走时刘秀琴特地送给了这个诚实巴交的农民汉子6袋奶粉,吩咐好好照顾妻子和孩子。
此后,医护人员一直都放心不下这一家子,念叨着他们回去吃什么?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奶粉是否够用?于是大家就有了想去泗水看看孩子的想法,并且自发的募集了一千多元买了些孩子生活用品。
他们驱车来到马雪岩家中。踏进家门,屋徒四壁,只有简略陈腐的生活必须品,马雪岩的丈夫为还债已外出打工,孩子的姑姑坐着轮椅双下肢肌肉已严重萎缩,马雪岩的公公婆婆也是体弱多病,屋里还有一位80多岁瘫痪在床的老奶奶。王常河老人告诉我们,家里只有几亩地,没有什么收入。为给儿子寻门媳妇,盖了几间房子,从此又落下6万多元的外债。当问及主动送还所欠全部医疗费的事情时,老王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医院救了咱的命咱报答都来不及,咱怎能不讲良心”!就如此一个艰苦的家庭,这么讲诚信,大家哽咽半天说不出话来。于是大家把科室捐钱买的两箱奶粉留给孩子,并把余下的捐款交给了孩子的奶奶。马雪岩全家激动万分,连声感谢。举动胜过诺言,大家又都各自留下电话,并认下这门 “穷亲戚”,表现以后有什么艰苦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
三年来,科室医护人员和医院共为马雪岩家捐款捐物近万元,并协助泗水民政部门为他们家办了低保。目前,他们家在市第一国民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正在走出困境,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