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村镇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四重四有”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四德”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源源不断精神动力。
重建设,有阵地。严格按照曲阜市“四德”工程创建标准,坚持高标准起步,典型带动,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四德阵地建设,先后投资30多万元在全镇27个行政村树起高档宣传展板60余个,设置上墙公益广告和乡村文明宣传牌310个;不断提升创建标准,按照位置突出、效果显著原则,在毕家村、保宁村等村庄打造了孝贤文化文明街等多条高标准示范街区。
重发动,有基础。在召开“四德榜”建设动员会议的基础上,由宣传办指导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五老”人员深入座谈、入户面对面交流沟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建设“四德榜”事宜,尤其是张榜内容,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既宣传了“四德”教育的意义内容,也让群众由“四德”教育的参与者转变成“四德”教育的组织者,同时,采取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灵活张榜方式,尽量发掘生活中的凡人善举,让更多的群众、更多先进事迹上榜,让最广泛群众参与到“四德榜”建设中来,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创建积极性。目前,全镇“四德榜”张榜率达到100%。
重示范,有内容。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文明示范户”、“卫生示范户”、“和谐邻里”、“诚信经营户”等评选活动,对“四德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好人好事张榜公示,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召身边的人。对孝德榜的公示内容到户到名,重点围绕操持家务、照顾父母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力求对子女提出合理化的“孝道”要求,达到让群众能看到,让普通人能做到,让收益对象能感受到的效果。
重评比,有监督。依托道德评议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集体评议表决,用事实说话,听大家的声音,对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量化评比,做到有选票、有档案、有公示,确保评比结果的公平公正,实现了评选出的先进任务事迹典型、群众认可。组织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组成“群众监督评议团”,采取“村村到”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监督评议,结果向全镇公开,实行上榜人员动态管理和末位淘汰制,在全镇群众之间树立了互相比学赶超创文明的良好风尚。(刘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