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敏的同学从济南来看她,惠敏以微笑安慰同学。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21岁的王惠敏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今年1月份确诊患上白血病。面对病痛折磨和巨额的治疗费用,这名坚强的女孩选择了坦然面对,病床上的她渴望一天天好起来。“我希望回到熟悉的大学校园,和同学们拍一张珍贵的毕业合影。”王惠敏说,这是她最大的愿望。 大二女生突然患上白血病 18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济医附院血液科病房区。在走廊的众多床位中,记者找到了王惠敏。俊秀的五官,1米7的个子,要不是看到她掉光的头发,记者很难把她跟白血病联系到一起。
胳膊上大大小小的针眼,略微浮肿的脸庞,下陷的眼窝和苍白的肤色,这些信息又不得不让人接受这个花季少女身患重症的现实。
“我身体一直很好,以前很少来医院,谁能想到,一生病就是这么大的病。”惠敏摇着头无奈地说。 王惠敏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商务物流专业一名大学生,在学校一直很优秀的她,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奖学金,还担任班级团支书,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公益活动。
去年寒假前,王惠敏忙着备战期末考试,作为团支书的她,同时也忙着班级的活动。那几天,她恰逢高烧,输了几天液也没有在意。“放假回到家,因为脸色惨白,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从此我再也没有走出医院,除夕也是在医院度过的。”王惠敏平淡地说着自己的病情。 自体骨髓移植还缺15万元 起初,惠敏的父母一直隐瞒着病情。“看着每天3000多元的费用单,妈妈看到我都会落泪,我曾猜测了无数种病。直到第一次化疗需要我签字,我才看到上面标注的病情。“白血病”三个字,如同晴天霹雳一样降到我面前。” 王惠敏说。
“入院化疗一个月,已经花掉家里凑来的10多万块钱,我本来快能孝敬父母了,现在却成了家里的累赘。”王惠敏哭着说,父母背着我让17岁的弟弟做了配型,可是不成功。王惠敏出生在嘉祥县的一个农村家庭,47岁的父亲王汉臣多年来靠干建筑活,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去年在潍坊的一个工地,不小心在脚手架上摔下来,摔断了6根肋骨,我也舍不得做手术。”王汉臣说,其实他很想能回去照顾女儿,但是一想到孩子一天七八千的医药费,再加上借了近20万的钱,他依然在潍坊的一工地打工。
“从住院到现在一共花了近12万,现在还有两个次化疗没有做,再加上做自体移植手术的费用,家里早就负担不起了,把亲戚都借遍了。”妈妈丁文凤红着眼睛说着家里的境遇。
“她的病最好是做异基因移植,因为她弟弟配型不成功,现在只能在中华骨髓库里找配型,至少需要50万,她的家庭太困难承担不起。只能接受自体骨髓移植,需要准备15万,但是这种治疗复发率高。”济医附院血液科主任张颢说。 特别想念亲爱的同学 “距离校还有两个月,我们不希望毕业照上缺少任何一个人……”16日,一名为“Anber是太阳”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文称,自己的大学同学突患白血病,家庭贫困,无力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班里的30多名同学希望她能够尽快康复,回到熟悉的校园。短短两天内,该微博引发了400多条的转发量。
“我特别想回到熟悉的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毕业,拍毕业照,再去上节课,接下来的大三就是外出实习了,其实我们在校时间就只剩下2个月的时间。”王惠敏小声说着自己的愿望,近两天看到大学同学发的微博,她深深感觉到有这么多人在关心自己,也为她与病魔抗争增加了很大的动力。
“这是惠敏的第4次化疗,出现化疗后肺感染并发症,但做完治疗康复休整两个星期,她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活动的,坐车去学校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血液科主任张颢鼓励说,不用担心,只要提前2周告诉我们出行计划,我们会合理安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