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济宁市作为全省5个财政预决算公开试点市之一,通过对外门户网站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市级财政和54个市直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同时选择任城、汶上、梁山3个县区作为县级公开试点一并进行了公开。
日前,济宁市财政局局长张茂如带队做客“政风行风”节目时介绍说,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公开力度,6月底前将全面公开市本级财政预算、政府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财政专项资金信息。与此同时,县级“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试点县市区,也将由原来的3个扩大到9个,预算公开透明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强化专项资金管理,财政部门还将及时向社会公开专项资金(涉密除外)的分配办法、申报范围、分配程序和绩效结果等信息。对一些重点涉农惠农资金、民生资金、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相关链接:何为“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即“三公消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由于这三项费用的滥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机关的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故为社会普遍关注。
新闻1+1:
1至4月全市财政预算支出131.5亿元 一半以上用于保障民生
财政收支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都十分关注,那么今年以来全市财政收支情况如何呢?
对此,张茂如回答说,通过进一步加大收入征管力度,深挖税源潜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经济环境趋紧、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等不利形势下,我市集中财力保障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1至4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4.3亿元,增长10.2%,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11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1.5亿元,增长13%,重点加大了教育、卫生、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70.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3.6%。
延伸阅读:支持养老,今年财政有新措
据悉,目前我市老年人口达到136万,占全市人口的16.6%,养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支持养老方面,今年财政会有哪些新的举措?据市财政局局长张茂如介绍,在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基础上,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老龄事业的投入,安排9000多万元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在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整合的基础上,连续3年提高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从今年1月起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0元,同时对参保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费进行补助,全市近400万人享受补助待遇。
对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生活补助,为城镇“三无”老人、低保困难老人、“空巢”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为80至89周岁享受低保的老人及90岁以上所有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此外,还将投入6000多万元重点支持市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对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养老院、乡镇敬老院等给予建设、改造和运营补助,对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给予资助,加快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