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高校农村专项自招计划出炉 52个困难县招750人

时间:2014-06-06 12:3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齐鲁网6月6日讯 明天就要高考了,今年山东高考和去年相比有不小变化,这些变化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呢?

  取消基本能力测试 对农村孩子相对公平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山东夏季高考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与去年相比,今年山东高考去掉了基本能力考试,这让不少考生感到遗憾。济南七中学生杨洪新说,“因为去年的基本能力我也看了,很简单,做起来很舒服,50分基本上没问题,可是把这50分加到理综上面就很困难,理综只是加分不加量,题比较难。”

  2007年山东高考改革增加了基本能力科目测试,考试时间由两天变为两天半。它的存在一直备受争议,由于基本能力考试涵盖“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很多人将其称为“杂科”,让不少考生头疼,最主要的是复习压力增加了不少。其次,基本能力考试一开始,便被质疑拉大城乡考生的距离,因为这项考试对于成长环境相对较优的城市孩子有利,而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个软肋。济南七中教师周博表示,“取消了基本能力考试,也就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吧,可能对农村的孩子更公平一些。”

  山东异地高考人数近万

  今年是山东首次允许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考生可以在山东参加高考,这项政策让不少外省考生松了一口气。

  在淄博市第十一中学,高三7班的崔哲已经为高考做好了准备,户籍在河南的他,和学校另外三名外地户籍考生,今年一起报考了2014山东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今年山东有1.5万符合在山东参加高考的异地户籍考生,最终有9536人报名,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根据山东高考改革方案,从2014年起,取消“济青线”,济南青岛两市20分的单列优惠将不存在,这也为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扫清了障碍,保证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说,“从解除一些群体和家庭现实困难,以及在社会教育公平上来讲,今年山东的这项改革是很有意义的。”

  农村考生专项招生 面向52个困难县招750人

  今年高考录取,山东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定向招生名额,给52个财政困难县的农村籍学生,对于这些地方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部属高校开始设立农村考生专项招生计划,2014年这一计划扩大到地方重点高校,山东将安排在本科一批有招生任务的省属高校,单列2%的招生计划,共750人,面向我省52个省财政困难县实行定向招生。山东建筑大学在一本招生的三个专业计划中,安排了16个名额给这部分考生。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办主任郭念峰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5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5人,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是6人,52个贫困县的农村户籍考生多了一次在本科一批录取的机会, 因为他既可以报考本科一批的普通计划,也可以报考地方农村专项机会,增加了一次机会。”

  除了山东建筑大学外,山东科技大学投放100个农村计划,青岛科技大学投放56个、青岛理工大学投放39个、山东理工大学投放51个、山东农业大学投放80个、山东中医药大学投放14个、青岛大学有96个、济南大学有31个、山东财经大学有67个、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各有100个农村计划。


    

相关阅读
  • 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 2020年度首轮演出季将全面启幕
  • 山东4地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
  • 宁阳县私家车数量5年增4倍 节前交警压力倍增
  • 临沭县8日凌晨发生3.1级地震 专家称近期不会有大地震
  • 聊城高唐失联高三学生已经回家 父亲证实消息属实
  • 山东:省市县政务服务平台2016年实现互联互通
  • 投资199元点赞10个能挣20元? 莒县“点赞大军”被骗
  • 山东再添基尼斯纪录 日照莒安大桥获评中国最长廊桥

    • 上一篇:单独二孩新政落地济南 16日起市民可办《生育证》
      下一篇:济南四五月土地出让零成交 多地土地出现流拍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