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5日刊发了《解读山东省直医保卡特别策划》后,接到了很多读者的热线电话。读者们一方面对本报图文并茂的对山东省直医保卡使用进行清晰解读给予肯定,纷纷表示将收藏本期报纸以供查阅;另一方面很多济南市的读者朋友提出《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自今年4月1日起刚刚施行,新办法将对济南市183万参保职工带来很大影响,希望本报能予以关注和解读。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济南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士,为您解读济南市医保卡使用新规。
——— 编 者
影响到济南全市183万参保职工 主要有七大变化
今年4月1日,《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2002年10月公布的《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同时废止。与此同时,《办法》实施细则、普通门诊统筹办法等配套文件也制定出台。
相关人士表示,新政的实施将影响到济南全市183万参保职工,特别是一些政策的调整变化,将直接影响参保人的待遇。
济南市人社局相关人士介绍,与原职工医保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主要有七大变化:
一是实行普通门诊统筹,参保人每月多缴14元,全年门诊看病最高能报销2400元;二是门规病种减少,取消的12个病种实行“老人老办法”;三是退休人员个人账户金有“保底”了,已经超过“封顶线”的保持原划账金额不变;四是最高支付限额提高了,一个医疗年度内参保人发生的统筹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最高达44万元;五是医疗保险年度改变了,与自然年度保持一致;六是异地结算的流程调整了,参保人所选医疗机构纳入省异地联网结算平台的,可实现即时结算变化;七是违规行为细化明确了,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级报销比例鼓励市民去定点社区门诊就诊
定点社区门诊超起付线报销可达60%
实行门诊统筹之后,不同医院的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也有差别,其中三级医院最低。济南市人社局相关人士解释说,因为门诊病大多是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社区门诊就可以满足需要。从其他地市的做法看,门诊统筹的实施范围也都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没有在三级医院实行。但考虑到济南市参保职工的就医习惯,新办法中还是保留了市三级医院,但相对起付标准高、报销比例低,通过政策杠杆,体现国家关于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引导参保人“小病进社区,大病按需进医院”。
新办法主要适用于济南本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服务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也就是说,本次政策调整,主要适用于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参保人员,包括市本级以及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高新区、长清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
在新办法中,市三级、二级及一级、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报销35%、55%和60%。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比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低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