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小庄村几位劳工后代在劳工纪念碑前鞠躬致敬。齐鲁网记者 蔡晓彤/摄
92岁的孙远其向齐鲁网记者介绍被押送至日本做劳工的历史。齐鲁网记者 李淼/摄
孙远金梦想在村里建起一座二战劳工纪念馆或教育基地。齐鲁网记者 蔡晓彤/摄
齐鲁网肥城7月7日讯(记者 蔡晓彤 李淼)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经过全民族8年的艰苦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3月29日,对于山东省肥城市孙家小庄村来说,是一个记忆里永远不能被磨灭的日子。就在这天,这个200多人的村子被侵华日军和日伪军包围,31名村民被抓往日本——这几乎是村里全部的青壮年。
2014年7月6日,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齐鲁网记者来到了孙家小庄村,通过这个被称为“劳工村”的在世劳工及后代们的讲述,了解这段由侵华日军犯下的严重罪行。
“劳工村”全部青壮年被日伪军掠走
“那天是农历二月十六!”在这个被称为“劳工村”的地方,很多人都清楚的记得那个噩梦般的日子。
这天,天刚蒙亮,睡梦中的孙家小庄村村民们没想到,一个连的日伪军正在一步步包围村子。当村民发觉被包围后,立即向村南突围,除部分突出包围之外,其他人全部被包围在村里。
“日伪军进村后砸门破窗,抢掠财物,放火烧房,往地窖里扔手榴弹,向草垛里捅刺刀……”今年67岁的孙双远并没有经历这一切,却对父亲孙金业当年的遭遇印象深刻。孙金业被搜捕后,他的母亲拉住他不放,被日伪军一枪托打在胸口上,顿时昏倒在地,恢复知觉后,已不见儿子踪影。
这次从孙家小庄和西北山区等地抓起150多人,集中后,58名身强力壮的中青年被用绳子绑成一串押往城里。
被抓走的58人中,年龄最大的58岁,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几岁,且很多是亲父子、亲兄弟。“孙远西15岁,和他父亲、哥哥一起被抓去了”“孙志远和孙衍功也是爷俩同时被抓”……孙家小庄村的几位二战劳工的儿子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在被押往县城的路上,有16人途中逃出,10人花一万元被赎回。31位孙家小庄村民加上1位走亲戚的外乡人,未逃脱的32人最终踏上噩梦般的赴日之路。
村里仅存一人 唯一健在二战劳工已92岁
孙远其是当年孙家小庄村31位劳工中唯一健在的一位,如今92岁的他被抓时还是个20来岁的大小伙子。除了耳朵有点聋,孙远其身子骨还算硬朗,膝下一儿四女,已经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但是,当年孙远其遭遇的,却是非人的折磨。
“前些年还经常跟别人聊他在日本过的苦日子,这几年耳朵不行了,别人问啥也听不清。”孙元其的儿媳妇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