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济宁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泗河和大运河。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两条河流水位下降,城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不足,河流补给水源成为难题。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连日的高温,致使济宁城区老运河、小府河等河流的水面下降明显,每天的蒸发量导致水位下降约6至8厘米,城区河流喊渴。
2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毒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地面。在老运河东大寺段,记者看到在东岸边标注的水面线上水面只有34.8米,低于正常的35米的水面线。在35米处,有明显的水印痕迹,这表明在之前的两天,水面曾达到35米的高度。在西岸边也能看到水面下降的痕迹。
在岸边清扫垃圾的保洁员告诉记者,尽管前天下了两场雷阵雨,暂时缓解了水面下降的速度,但水面仍在下降。
城区小府河(红星中路段),桥下的水已经成了绿色,尽管看起来绿莹莹的,但岸边的居民却告诉记者,因为水不流动,又得不到补充,成为死水后才出现的绿色。在环城西路的小洸河桥下,河水也变成了绿色。
"济宁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泗河和大运河,现在两条河流的水位下降,城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不足,几条河流的补给水源成难题。"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河道科科长秦翠霞说,持续的高温,导致城区河流持续蒸发,仅蒸发的水量,可能导致每天水位下降约6至8厘米。
"几场降雨对城市内河的补给效果甚微,目前河道内仅存的河水是拦河坝拦截的水量,无法流动,再加上河水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生长,所以变绿了。"秦翠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