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开展村级教育实践活动中,兴隆庄镇抓住群众问题的“反映——处理——公示”三个重点环节,探索建立民意反馈处理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抓住“联”字,在村显要位置公示驻村干部基本情况。依托“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全镇40个村完成了整体农户平面图绘制、机关干部包户划分、驻村联户公示牌上墙,并留下联户干部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让群众清清楚楚知道“哪个干部联系我,我归哪个干部联系”,确保群众有事“找到人”。
突出“透”字,在村中设置教育实践活动动态公示栏。在村党务和政务公开栏开辟教育实践活动宣传阵地,明确专人负责,将教育实践活动最新精神、村党委梳理的“四风”问题、专项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公开透明地反映活动进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民众诉求“办到位”。
落到“效”字,开展“社情民意拉网过筛、分类分级化解矛盾”行动。在对群众诉求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入户干部能够现场办结的事项立即办理;涉及邻里纠纷等村级事务的交由村委会协调办理;事关政策的事项通过周三调度、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由分管领导牵头尽快办理,并及时建立工作台账,将解决方案和处理情况予以公示,确保问题处理“有回音”。
目前,共梳理群众意见480余条,办结率超过95%。公开
透明的方式畅通了群众诉求通道,形成了户中、村内、镇级三级问题处理与反馈良性循环体系,解决了民生实事,密切了干群关系,实现了农村和谐稳定。
(牛秀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