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 药店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省城共有2700多家药店,但进行24小时售药服务的药店寥寥无几。山东省相关法规原先要求药店必须要24小时经营,但发现实施情况不好,于2009年取消了相关规定。24小时药店也因晚上客流少、成本高等纷纷关闭。
药店大多晚上10点关门
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药店发现,24小时售药服务的药店寥寥无几。在十亩园社区一连锁大药房内,记者在门口看到标有“营业时间7:00—22:00”字样。
记者又来到了文化西路附近的一处大药房,询问店员是否24小时营业,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晚上9点就会关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围市民比较少,晚上买药的也不多,即使市民晚上遇到紧急情况也会选择去医院救治,所以药房没有考虑过24小时供应。”
当天,记者采访了文化西路、文化东路、历山路附近的10家药店,只有位于文化西路附近的一处大药房承诺24小时营业,其他的都在10点左右关门。该药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药店于夏季晚上10点半才下班,店里会留一两个人值班,保证24小时供应。记者了解到,晚上市民买的药品主要是治疗腹泻的。
25日晚上11点,记者再次对省城药店24时经营的情况进行探访。在解放路、历山路、和平路部分路段走访了10家药店,此时已经没有一家药店在经营。在解放桥,一药店标有“24小时”经营的招牌,不过也已大门紧锁。
不少药店无奈取消24小时经营
省城某连锁百姓大药房负责人介绍,2003年该药店进入济南时,就开始做24小时店。“那时候我们在南方的城市早就开始在做24小时店了,所以在解放桥开济南第一家店时就是24小时营业。”
该负责人说,药店一直想把24小时营业做成特色,“头几年在济南开的店都实行24小时营业,但从2007年开始新店多是小店,没有再进行24小时营业。不仅没有再开,已经开着的也渐渐关了。”
据介绍,该药店在2013年左右取消了全部5个24小时药店,改为正常的早7点45至晚9点半营业(冬季晚9点关门)。取消24小时营业,除了人员精简后安排不过来外,最重要的是24小时药店夜间收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该负责人还介绍,24小时店都选择在大店中,解放桥、北园、王官庄都有,大店一般人流量有保障。而为了降低成本,营业面积和人力都减少到白天的十分之一,“在大约一百平米的24小时店面中留10平米夜间使用,白天二三十位服务员晚上则是2人。
济南24小时店为啥如此少?
消费习惯、经营策略仍太传统
本报见习记者 王皇 万兵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24小时营业店面并不算多。多年形成的相对保守的消费习惯,尚未根据实际适时调整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成本,仍未形成夜间补给的商圈集聚效应成了济南夜经济发展的障碍。
济南市民已养成早归习惯
“济南更倾向于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这种观念影响到了夜经济的各行各业。
“十年前晚上十点钟到济南街上走一走,几乎没有人。”黄国民认为,济南市夜经济不够繁荣,受传统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影响很大。“以前济南市民中大部分人在老国企工作,在小鸭、轻骑、国棉厂、针织厂上班的市民作息都很规律也比较保守,上下班定点,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班车,晚上都不大出门。”
黄国民说,虽然那已经是很多年前,但由此而来的生活习惯要改变就不容易。 “购物讲求实惠,有固定的大超市购物时间,买足了东西在家备用都是传统消费观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