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鸡黍镇把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关键来抓,通过抓惠民项目、优便民平台、解群众难题、建服务机制,切实为村民群众办一批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事和好事,走实“最后一公里”。
推行“一村一品”模式,拓宽群众增收途径。以红花斑山药、火龙果、茶树菇等特色种植以及狐狸、黑鱼、波尔山羊等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为主,积极引导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行一步”,通过示范带动,在全镇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效调整了农村土地结构,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夯实丰产丰收基础。针对杜河、吕庙、南刘楼等7个村的村民群众反映灌溉难的问题,结合石佛中型灌区项目建设,将对杨庄、东李、吕庙、小李庄、杜河、孙菜园、南刘楼等7座提水站进行维修加固;针对苏楼管区、鸡黍管区村民群众提出的田间道路难走、排水不畅等问题,积极向上级申报了6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勘察测绘。届时,全镇80%的村庄将得到受益。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快石佛、单楼、东桥等12个村的小街巷硬化工程建设。目前,东桥、耿楼、辛庄、柳园、南李等村已经完成小街巷硬化任务,其余的村正在紧张的施工。
对7个文化广场建设未完成的村,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目前已经完成一个村,袁庄、吕庙等2个村正在加紧建设,其余的村也在规划选址。今年,全镇还将统一实施亮灯计划,届时村村都亮起太阳板路灯。
加快镇驻地开发建设,再谱鸡黍发展新篇章。不断加快鸡黍社区建设,力争8月份完成翟庙村回迁入住。立足诚信文化,尽快启动鸡黍南街开发建设项目。同时,对105国道鸡黍段部分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并安装路灯500余盏,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践行群众路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联系群众方面,每名班子成员都带头联系1个后进村和40户群众。班子成员带头经常深入所联系农户,做到不仅身到,更要心到,以心换心,关心群众,认真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群众“心贴心”、“零距离”。(唐恒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