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雄阔伟岸,气势磅礴。战争年代,这儿户户皆军属,村村有英烈。
大别山,横贯中原,刺破青天。烽火岁月,这儿山山埋忠骨,岭岭竖丰碑。
如今,烽火早已远去,这片红色沃土上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却始终牵动着党、政府和济南军区万千官兵的心。
“山东、河南两省,革命老区比较多,这里的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对老区人民,我们永远不能忘。”去年底,习主席视察济南军区时饱含深情地嘱托军区领导,要发挥军队优势,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一场旨在为沂蒙山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助学、扶贫、送医、绿化的“四项工程”在济南军区部队蓬勃展开。
办几件让群众几辈人
都忘不了的实事好事
沂蒙山,大别山,这片红色的热土,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与贫穷、落后、封闭连在了一起。目前山东的3035个、河南的10240个贫困村大多在老区。
“支援老区建设,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作为驻守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军队,济南军区党委下定决心。
军区司令员赵宗岐指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主席对军区部队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鼓励鞭策和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把工作干好、把部队建设好的使命感、责任感。
军区政委杜恒岩强调:习主席对老区人民非常关心,对我们作了郑重嘱托,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几件让群众几辈人都忘不了的实事好事。
去年12月7日,济南军区党委扩大会把“发挥军队优势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作为军区20个重大课题之一。很快,军区支援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四项工程”实施意见出台:
助学:在沂蒙山、大别山革命老区集中援建10所“八一爱民学校”,每所学校投入经费150万至300万元。
扶贫:军区所属部队与300个左右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促进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送医:军区所属医院结对帮扶50个乡镇卫生院、100个村卫生室,3年内培训医务人员不少于1000名,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少于300项,重点做好培训医务人员、免费接收进修、特困群众免费医疗等工作。
绿化:军区所属部队在济南平阴、临沂沂南、洛阳伊川等地建立5个大型义务植树基地,利用3年时间建成20000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标准生态林。
如一幅宏伟蓝图,“四项工程”点燃起老区希望,老区群众的致富梦想,正变得愈加清晰,愈加生动,愈加真切。
两岳雄师打响老区援建战
济南军区党委一声号令:两岳雄师万千将士挺进大别山、沂蒙山,打响援建战。
再造秀美山川:3月8日至18日,军区近2万名官兵挥汗如雨,在5个义务植树基地植树65万株,绿化荒山荒地6300亩。
倾力脱贫致富:军区团以上单位结对帮扶473个贫困村,计划利用3年时间,山东方向贫困村实现通路、通信息网络等目标,河南方向贫困村实现村两委班子建设坚强,有整体发展规划、有特色产业项目等目标。届时,将有50万贫困百姓脱贫。
大力建校助学:4月21日,信阳军分区率先设立“八一助学基金”,按照师职干部每人每年2000元、团职干部每人每年1000元,每人结对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跟踪资助其完成学业。此外,仅山东省军区团以上干部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600余名。与此同时,军区援建的10所“八一爱民学校”正在紧张施工中。
撑起健康“保护伞”:5月8日,军区驻豫8所医院与信阳市卫生局及所属5个县23个乡镇卫生院,举行送医工程启动仪式。时隔半月,军区驻鲁7所医院与临沂市5个县卫生局签订协议,并与21个乡镇卫生院商讨帮扶事宜。
在援建战场上,济南军区上万名官兵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化为爱民为民的不竭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