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指责中国“挤压”微软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微软进入中国的瞄准镜!”对于IT巨头微软在中国遭到调查,不少欧美媒体29日摆出惊讶的表情。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当天证实,已对微软涉嫌垄断进行立案调查。此前一天,执法人员对微软位于中国4个城市的办公室同时进行了突击检查。作为涉案方,微软表示“积极配合调查”。但许多美国媒体却引申得很远,将其当做“中国挤压美国科技公司”的证据,质疑中国故意打击外国公司,以扶持本国企业。它们还强调,微软被查发生在斯诺登事件及美国以“发动网络攻击”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之后,中国“开始脱掉手套进行报复”。质疑中国的同时,美国媒体却漏掉一个事实:微软、谷歌等美国巨头在世界各地多次遭受垄断指控。“中国依据反垄断法对包括微软在内的公司进行调查是政府正常的执法权力,西方媒体的非议和指责完全站不住脚。”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说。
美媒:美国科技公司在华遭遇寒流
“中国官员突访微软在华机构,这激起中美关系中最新的争议问题:科技。”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微软在华被调查的消息。这篇题为“对微软意想不到的检查凸显中国对美国科技的不信任”的报道称,28日的突查从上午持续到下午6时,执法人员据说带走一些电脑和硬盘。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此次突查是反垄断调查的早期阶段。
在各方纷纷猜测之际,中国国家工商总局29日下午发布消息说,28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4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2013年6月,工商总局根据企业举报反映的微软公司存在对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及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情况,进行了核查。工商总局先后约谈了微软公司和有关企业。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软上述行为具有反竞争性的嫌疑。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已对微软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环球时报》记者29日就此事致电国家工商总局,该局新闻宣传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更多消息公布。微软中国一名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微软方面的回应以前一天的声明为准,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微软中国28日在发给《环球时报》的声明中说:我们致力于创造产品来满足客户对功能、安全和可靠的要求,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并回答相关问题。
与微软“积极配合”不同,许多西方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表示质疑。《纽约时报》29日以“将微软纳入视野,中国开始挤压美国科技公司”为题称,一度是美国技术公司最热门增长市场的中国正变得寒气逼人。中国依然是美国技术公司最大、最有前景的市场之一,但美中关系的紧张程度因互相担心对方的间谍行为而升级。近来中国当局已经加大对外国技术公司的审查。与此同时,中国正加强利用法律,以增加本国技术企业的机会。上周,中国国有媒体称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世界最大手机芯片生产商之一的高通公司涉嫌垄断。今年5月,有报道称中国政府已开始检查银行对IBM电脑服务器的依赖度。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项调查是微软在中国遭遇的最新挫折,此前中国官方在5月份以安全担忧为由,禁止国家机关采购微软Windows 8电脑操作系统。美国科技业一些高管私下表示,中国采取的动作是一项协同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打击主导科技行业众多领域的美国企业,让本土科技供应商获益。中国对外国公司更多地采取反垄断措施,已经引发美国商会等行业组织的指责,他们称此类措施是保护主义。美国商会敦促华盛顿在与中国进行贸易磋商时提出这一问题。
“在中美紧张关系背景下,中国监管方调查微软”,美国彭博社29日将事件置于“中美就网络间谍互相指责”的大背景下。文章称,美方今年5月起诉5名中国军官窃取美国企业机密后,中国加大了对美国企业的压力。中国国家媒体批评微软、谷歌和苹果,称这些企业跟美国的间谍活动合作。美国贝克资本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帕特·贝克说:“从高通到苹果,我们感到中方的调门变了,从‘欢迎’变成‘我们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华尔街日报》称,去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承包商雇员斯诺登透露,NSA监听中国领导人,美国科技公司向政府提供数据。此后,美国科技公司在华遭遇寒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