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房地产
上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多重政策因素影响,济宁市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放缓,房地产业主要指标全面回落。
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和商品房销售额增幅两项指标,较去年同期均大幅回落,但近几个月趋于稳定,并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新开工面积
年内首次呈现负增长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面积46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年内首次呈现负增长,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0%,下降更为明显。
专家点评:新开工面积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下降,房地产市场供应量将会减少。虽然这对于我市房地产市场整体去库存化是有益的,但增量市场的减小势必会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市场的供求平衡,引起市场波动。
待售面积
增速远高于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
6月末,我市待售面积同比增长83.3%,远远高于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专家点评:这其中虽然有销售下滑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去年高峰期开工的大批项目集中投放市场造成的。商品房待售面积的快速增加,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难以迅速回笼,增加了成本与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开发商的投资信心。同时,待售面积的堆积也就意味着购房者有更多的选择,加重了购房者对房价下降的预期和持币待沽的心态,从而使得市场更加不景气。
房地产投资
开发商热情降温
投资增速放缓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较1-5月和1-4月增速回落了15.8个和9.1个百分点。
专家点评:作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三大主力(工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之一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下滑,势必影响全市整体投资增速。在当前国家短时间内不会出台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工业煤炭行业价格继续下滑的形势下,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尤为重要。
未来走势如何?
市统计局
整体低迷态势短时间内难改变
从我市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开发商拿地热情降温,拉长开发周期,部分开发商采取了一定的促销方式。同时,面对开发商促销活动,购房者对楼市形势预期趋降,对房价下跌预期增强。再加上国家加快开展不动产统计登记以及开征房地产税等信息均对购房者产生了一定影响。
预测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大环境影响下以及一段时期内去库存化需要,整体低迷态势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万达、鹿港、恒大、绿地等一批明星项目的热销,也揭示出济宁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时期,好项目仍然不愁卖,失去竞争力的开发企业也难免要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