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有了自己的保健医生!从2012年9月起,济宁市卫生局在实施“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活动和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基础上,在全市启动实施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济宁市6215个行政村,都有一个由1名医生、1名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以及乡村医生组成的保健医生团队,为居民上门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215个行政村都有保健医生团队
微山县王埝村村民赵庆彬说,前段时间血压有点偏高,而一个下雨天更让病情有点加重。老赵给保健医生打了个电话,“真是没想到,他们很快就来了,这保健医生可好了,真是帮咱办实事。”在济宁,一项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让许许多多村民同老赵一样享受到便民贴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2年9月,全市启动实施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选派10152名医务人员对口帮扶所有6215个行政村。每个小组由1名医生、1名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组成,并与对口联系村的乡村医生联合组建保健医生团队,为居民上门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电话咨询、健康教育、就医问药、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双向绿色转诊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由保健医生团队来承担。每个团队的人员并不多,为了能够保障签约村民能够及时享受保健医生服务,医务人员往往都是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去村民家中“巡诊”。微山县侯楼办事处共有12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一天时间根本走不完,往往需要好几天时间。于是他们一次选择几个村,每天早上六点动身,晚上要到九点多才能回家。一路上既要坐汽车,还要坐船,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很正常的事情。保健医生周长超告诉记者,“到渔民家的时候,他们经常不在家,所以一户人家经常要来很多次。”
不再坐等病人上门,医生主动登门服务
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中,医务人员从“服务提供者”变为“提供服务者”,由过去的坐等病人上门变为主动登门服务基层群众,真正的接触了“地气”,了解了老百姓的就医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巡诊家庭29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书176.4万户,签约率超过90%,义诊471万人次,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475.1万份,发现和随访高血压54.1万人、糖尿病15.46万人,发现其他疾病17.94万人,落实健康教育指导459.3万人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618.4万份,转诊2.46万人次。一组组真实的数据,记录了百姓所得到的实惠。卫生是最大的民生。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被纳入全市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市级财政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所有6215个帮扶村卫生室统一配备了身高体重测量仪、视力表灯、听诊器、血压计和出诊箱,购买专门的巡诊车辆和便携式诊疗设备等。“现在俺村的都知道这保健医生,有点啥小毛病,我们不想再折腾去医院,问他们就行了。”村民赵庆彬说。如今,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真实性及规范性,济宁市卫生局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了保健医生随访管理应用系统(简称保健助手),与济宁市卫生工作信息平台后台数据共享,保健医生在入户过程中输入的重点人群随访内容,直接上传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助推公共卫生均等化进程。
知识链接:保健医生团队为您提供六大贴心服务
济宁市卫生局为保健医生团队统一制作发放了10152本工作日志、10152个工作证、18645块公示牌和近100万张帮扶联系卡。全市6215个行政村均实行“三定点、四公告”,即在村宣传栏、村组织活动场所和村卫生室张贴公示牌,定点公告医务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保健医生团队在保障联系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免费开展以健康方式干预、健康状况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