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文博城。记者 刘项清 摄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市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市。特别是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发表重要讲话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突出文艺精品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济宁品牌愈发闪亮。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近期以来,许多市民来到座落在美丽的太白湖新区、新近落成的济宁城市规划展示馆,在品味城市记忆、展望城市美好明天的同时,还可发挥一下主人翁作用,拟建的市文化中心正在这里进行设计规划方案展示,向市民们征求意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设计规划方案的优化和确定方面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
济宁市文化中心是我市2014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选址在太白湖新区太白湖湾以东,运河路东侧,北靠圣贤路,南邻石佛北路,东至至圣路,包括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群艺馆4栋文化建筑,以及与之配套的文化商业商务设施和文化公园,共同组成济宁市文化中心综合体。中心集“收藏、研究、培训、创作、娱乐、购物”等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把多方面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强调了功能的复合特点,方便市民使用及多层次多方位的消费需求。文化中心的落成,对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普及群众文化艺术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将成为一个展示济宁文化和对外交流的公益性窗口。
无独有偶,与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同期进行的杂技城已完成设计变更和立项变更,正在进行土方施工和桩基施工。在县级两馆建设方面,嘉祥县、梁山县、微山县启动了新馆建设工程,金乡县、鱼台县实施了图书馆扩建工程。我市还积极开展“社会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3个全国“文化先进县”(邹城市、曲阜市、兖州区)、5个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曲阜市、邹城市、兖州区、任城区、梁山县)通过了省复查,两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曲阜市、邹城市)通过验收,汶上县成功入选第九批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市共有7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其中17个被评为“一级综合文化站”,名列全省前茅。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不论冬夏,位于济宁运河广场的“市民大舞台”都显得格外热闹,这里每周都有专业院团或群众文艺队伍登台表演,节目样式繁多,涵盖歌唱、舞蹈、曲艺、杂技、相声和小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群众不仅不花钱便可以观赏到专业文艺院团的表演水准,而且群众文艺队伍也可以上台展示自我。这是我市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各项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制订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14年市文广新局关于落实市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方案》,投入30万元完成了对运河广场“市民大舞台”的升级改造,举办了“文明在我心中”——济宁市业余群众文化队伍注册登记暨文明公约签约承诺仪式,为业余群众文化队伍颁发《济宁市业余群众文化队伍注册登记证书》。在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了“儒乡鼓韵金唢呐”全市吹打乐大赛。目前全市共建立“百姓大舞台”4446处,登记造册群众文化队伍5710支,上半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4473场,完成了全年任务的72.37%;举办文化惠民培训班12期,基本达到“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上半年全市专业文艺院团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演出1187场,完成全年任务的66%。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6848场,完成了全年任务的50%。争取市财政500万元,对全市50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和1330家村农家书屋进行了图书补充更新。开展了“农民读书月”、“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读书征文、“关爱特殊人群·农家书屋伴你行”等活动。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基础上推进“户户通”,提高无线传输覆盖网络的运行和覆盖质量,发放电视“村村通”资金补贴1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