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8月6日讯(山东台 李锋)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 2002年,为维系南四湖生态平衡,长江水、黄河水在南四湖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相聚"。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再次启动南四湖生态补水工程,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入长江水补入南四湖,与前期到达的黄河水再度"重逢",共同缓解南四湖旱情、挽救湖区生态。
在南四湖生态补水工程的提水现场蔺家坝泵站,随着4个潜水电泵的全部启动,经过9级泵站提升、长途跋涉400多公里的长江水在这里流畅地进入南四湖。微山县防办副主任吴长伟:“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工后首次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将用20天的时间为南四湖输送8000万立方水源,并在湖中与前期到达的5000万立方黄河水汇流交融,两条"母亲河"的生态补水工程,将有力缓解南四湖的生态危机,这也是继2002年后,长江水与黄河水的又一次"重逢"。”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地区今年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3成,仅为370 毫米,入汛以来,天气高温少雨,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导致南四湖湖区及航道水位持续下降。截至7月底,南四湖上下级水位降至32.73米和31.81米,分别低于最低生态水位0.27米和0.24米。
南四湖旱情持续,不仅给湖区周边渔民造成经济损失,湖区生态环境也将面临毁灭性破坏,专家预计,如南四湖短期内无有效水源补给,水生生物将快速死亡、大量鸟类因食物遭受破坏被迫迁徙,长年累月形成的生态食物链一旦破坏,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难以恢复。微山县防办副主任吴长伟:“长江和黄河一米三亿立方米水调入南四湖以后呢,南四湖水位将回升,特别是下级湖将回到31.05米的最低生态保证用水,可以缓解南四湖湖区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鸟类等生态链的最低用水需求,从而保护湖区生物物种的延续和多样性。”
延伸阅读:马平昌调研南四湖旱情 要求确保湖区生产生活安定大雨后济宁南四湖未解“渴” 计划调长江水救湖久旱逢甘霖农田“过把瘾” 济宁南四湖不“解渴”预计今日黄河两处引水入济宁南四湖 缓解湖区旱情南四湖几近枯水 济宁紧急启动引黄入湖生态补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