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联盟为企业提供高端人才的保障。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在一场招商引资的激烈竞赛中,诸多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济宁,却从包括诸多一线城市在内的备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了最大的赢家。去年惠普20亿美金项目抢滩,今年又有中兴通讯、甲骨文等行业巨头投资布点济宁,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当下,他们期望在济宁实现新的创业和发展。理念相通、服务贴心、配套完善,是IT大鳄青睐济宁的内因。
理念相通:
超前意识契合他们需求
“惠普在中国是战略投资,这个项目不单单是惠普选择了济宁或是济宁选择了惠普,而是双方彼此的共同选择。”惠普全球副总裁、软件集团总裁汉斯皮特·克莱说。
去年7月,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在济宁高新区,项目所包含的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软件开发测试及IT资源服务中心、产品演示中心和惠普产业基地均已即将投入运营或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整个产业基地内企业销售收入将超千亿元。
今年7月,从美国硅谷走出的全球IT巨头甲骨文公司也选择了济宁,其在中国布局中唯一OAEC项目将在10月份运营,其重心还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济宁的集聚效应因此凸显,近期德国SAP、阿里巴巴、神州数码等IT、电子商务行业巨头也陆续来济宁高新区考察对接。
“甲骨文在济宁布点,实际上是在经济发展的低速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看中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用甲骨文公司济宁项目负责人程兴的话说,产业未动,人才先行,济宁高新区的人才战略与甲骨文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之所以在短短5个月时间决定将新项目在济宁落户,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这些行业巨头的发展战略理念无疑是超前的,他们看中投资地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集聚效应、产业的壮大、员工在投资地的尊严等。惠普、甲骨文在选择济宁之前,手中都有一二十个备选城市名单,其中也不乏一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之所以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济宁,关键在于其与这些IT巨鳄发展战略理念的高度契合。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调研员董信江介绍,在招商引资中,拼土地、拼资源、拼政策的推进发展方式已经落伍,而从人才、环境、服务等方面做文章,已经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例如惠普、甲骨文需要人,我们就提早启动新的人才战略,迎合他们的需求。”董信江说,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投资建设了人才联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联合高等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实训相结合,超前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力求以专业化、技能型的人才集群引导高端产业集聚,这个理念与惠普公司提出的“人才—产品—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完全吻合。
服务贴心:
政府出资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位于东部科技新城的产学研基地,随处可见各种实验室、检测中心,这些都是高新区及部分龙头企业建立的公共科研创新平台,这些原本需要企业自己投资建设的资源得以实现行业内部共享。
高端项目的发展,需要一个满足发展需求的成长环境和诸多科研公共服务平台。5年间,当地已经投资15亿元建立了60多个创新服务平台,其中既有政府所属,也有政企共建。其中,高新区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了产学研基地、创意设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以及软件园、云计算中心、科技中心一体六馆、软件及动漫等17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设施,推进大型仪器、科技数据等资源区域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实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