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尼克松辞职40周年:美国艰难反思水门事件遗产

时间:2014-08-10 12:4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8月9日是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去美国总统职务40周年。尼克松本可作为一位有所建树的总统名存史册,却因水门事件而名声扫地。40年后,美国各界仍艰难反思这一系列事件带来的深刻影响。

  有关的纪念活动在最近两天达到高潮,关于尼克松及水门事件的书籍和纪录片等接连问世。曾深度介入水门事件的约翰·迪安写的《为尼克松辩护》是其中的一本应时之作。迪安认为搜查民主党总部并非出于尼克松的命令,但尼克松却试图掩盖事件真相,他下令录制的白宫录音带也就成了最重要的证物。

  尼克松录制那些浩如烟海的录音带本来是为他个人“名垂青史”,不料却成了揭发他自己的证据,这大概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知名历史学家布林克利向记者讲述了美国特勤局人员是如何奉尼克松之命紧张录制那些录音带的。在白宫的尼克松宛如“帝王”。

  尼克松知道如自己坚持不辞职,则会面临国会的弹劾,甚至可能会被定罪。由此他也就不得已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辞职的总统。然而,即使没有水门事件,他与美国国会以及记者们的关系也都比较紧张。

  尼克松在1978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里曾用很大篇幅试图讲清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并不成功。他在书中也流露出对迪安的厌恶之情。迪安后来选择揭发尼克松,也导致了水门案更多内幕的曝光。

  水门事件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民众对美国总统职务的厌恶和对美国政治的失望,给美国社会留下了一道沉重的伤疤。接任尼克松上台的福特很长时间都要面对水门事件的压力。福特后来在大选中失败,也和水门案有一定关联。接任福特的卡特也没有扭转总统职务的颓势,直到里根上台,情况才为之一变。

  时评家珀尔斯坦推出的新作《看不见的桥》讲述的正是美国总统权力从尼克松转移到里根手中的历史过程。该书分析了里根与尼克松的历史渊源,以及里根应对水门事件的政治手腕。里根没有借水门事件打击尼克松,而是试图加强共和党的团结。他成为二战以来继肯尼迪后最受欢迎的总统。

  美国《纽约时报》就尼克松辞职发表的反思文章说,弹劾总统的说法时下正“沸沸扬扬”。保守派鼓劲宣扬要弹劾现任总统奥巴马,而民主党则“恐吓支持者赶紧捐钱”。文章形容“历史正仿佛以闹剧的形式重演”。

  奥巴马与美国国会的关系之紧张是近些年所罕见的。双方都拒绝妥协,已多次导致议事瘫痪。共和党最近大力推动“起诉奥巴马”,虽然吸引眼球却无法解决任何问题;而奥巴马则显得无所作为,眼下只得靠“空袭伊拉克”等虚张声势的戏码聊以自慰。

  弹劾对于尼克松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而弹劾对于奥巴马无异于是一出华府政治秀。如若共和党通过11月的中期选举成功控制参众两院,保守派意图限制奥巴马总统权力的措施势必加码。民众对美国政治特别是对国会的厌恶之情已犹若40年前。

  《纽约时报》无奈指出,尼克松辞职40年之后,美国“仍难以界定总统权力的界限和政治问责的本质”。水门事件虽然给美国政坛带来巨大震动,可惜时下在美国依然没有多少掌权的政治人物从中领悟到事件实质意义。

  中新社记者 李洋

相关阅读
  • 德外长谴责“辱法”事件:“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
  • 美国现新冠肺炎超级传播事件:约16人感染,3人死亡
  • 英国首都伦敦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多人受伤
  •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MH370事件不能归咎机长
  • 德国哈瑙发生枪击事件致8死5伤 枪手仍然在逃
  • 美国康涅狄格州发生枪击事件 1人死亡4人受伤
  • 美国芝加哥一家庭聚会发生枪击事件 13人中枪
  • 韩国一酒店发生疑似纵火事件致2死31伤

    • 上一篇:英国无人汽车明年将可上路
      下一篇:奥巴马宣布对伊行动成果:空袭休假两不误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